通的。
死後的血液凝固,顯然合血不可能,將血肉剔去,露出屍骨,那就是大不孝了。
或許常氏的屍骨可以,但挖掘先母的屍身,這也不是個好主意。
自古只有父子滴血認親,爺孫好像沒此先例,不過好在還有朱允熥,朱明月這樣的同胞弟妹,也不至於無人可驗。
深夜,朱棣坐在大帳之內,和麾下兩大將商討此次掃平倭寇的方針。
倭寇在大明的蹤跡,主要以山東沿海為主,然後是江蘇,浙江,目前來說福建及廣東沿海地區,倭寇的活動還比較稀少。
朱棣負責的地方,主要以山東為主,這裡是倭寇侵襲最嚴重的地方,畢竟曾經的朱棣在軍功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負責山東地區,也是理所當然。
朱棣有三大助力,其一便是耳熟能詳的姚廣孝,其實就目前的大明來說,姚廣孝並不出名,是在靖難之後才會眾多人所熟知。
現在朱棣真正意義上的左膀右臂,便是張玉,朱能。
燕王麾下諸將,「張玉善謀,朱能善戰。」
李景隆是靖難第一功臣,張玉和朱能及姚廣孝,便是第二功臣。
「殿下,如今山東沿海的倭寇行蹤,大致已經摸清,請殿下示下接下來如何。」
朱能詢問說道。
他雖然也姓朱,但並非朱元璋的朱,不過其父老家懷遠人,和朱元璋也算是半個家鄉人。
朱能身材魁梧,說話的時候嗓門比較大,不過在朱棣的面前,刻意的壓小了自己的聲音。
朱棣聞言說道:「現如今征伐倭寇並非本王一人,三哥也在,且三哥所負責的浙江地區,遠比山東要輕鬆些。」
「不能坐以待斃,必須得主動出擊。張玉,你看如何。」
說到後面,朱棣向張玉詢問道,在語氣上也比較隨意,沒有端著自己親王的架子。
面前二人都是心腹,如姚廣孝一般,甚至單論忠誠,比姚廣孝要強得多。
張玉今年已然是五十不惑之年,兩鬢髮白,和朱能這才二十二歲的壯小伙截然不同。
聽到詢問後,並未急著回答,先微微沉吟片刻後才說道:「殿下所言極是,晉王想來心中一直憋著一股氣,急於證明自己。」
「若是搶先在殿下之前,將浙江倭寇平定,這會讓天下人都覺得殿下曾經的軍功,不過是運氣一說。」
「唯有在晉王前率先平定倭寇,才能維持殿下的聲勢。」
聽到這番分析,朱棣點點頭,在很多方面,張玉都能和自己想到一塊去。
張玉可不是什麼沒名氣的人。
早期在元末,就是樞密院知院,樞密院便和大明如今的五軍都督府一般,乃是最高軍事機構。
如今洪武二十五年,張玉恰好五十歲,可見在二十歲左右的年紀,其就已然進入到蒙元最高軍事機構里任職。
洪武十八年歸順大明後,張玉曾經參加過捕魚兒海戰役,後面又隨藍玉四處征戰,直到去年,也就是朱棣成名戰後,就在朱棣麾下任指揮僉事。
朱棣對於張玉,可謂是推心置腹,也贏得了張玉的忠誠。
張玉雖然能力很強,但因為擔任過蒙元官職的緣故,多少在藍玉那裡,還是受到了排擠。
或者說被淮西武將集團所排擠。
「只是這些倭寇屬實太難纏了,跟一堆老鼠似的,打他們容易,找起來過於費勁。」朱能有些煩惱的說道。
在朱能說完後,朱棣和張玉對視一眼,似乎有著某種默契。
二十二歲的朱能,為何能得到朱棣的賞識,甚至能成為朱棣的心腹。
實際上這貨,年歲二十二,但長得很著急,說四十歲沒人信,若說三十多,沒幾個不信的。
魁梧彪悍的身材,加上從小習武,在目前朱棣麾下,他是全軍單挑第一人。
也就沒有大鬍子,不然和三國演義里的張飛沒啥兩樣。
朱棣很早就意識到,朱能這人能處,有事他真上。
在原歷史的靖難之役中,這傢伙率三十人,直衝耿炳文率領的大軍,俘獲三千餘眾。
第146章:咱大孫比咱更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