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孟春看向了一個中年男子。
此人一副儒生打扮,手中還輕搖著摺扇。
「胡文昌,你們該出手了!」
聽到這話,在場眾人都是神情一震。
因為這個胡文昌可不是什麼簡單人物,而是徽商胡氏的公子,整個徽商集團未來的接班人。
徽州處「吳頭楚尾」,屬邊緣地帶,山高林密,地形多變,開發較晚。
漢代前人口不多,而晉末、宋末、唐末及中國歷史上三次移民潮,北方遷移到皖南徽州大量人口。
人口眾多,山多地少,怎麼辦?出外經商是唯一出路。
徽商最早經營的是山貨和外地糧食。如利用豐富的木材資源用於建築、做墨、油漆、桐油、造紙,這些是外運的大宗商品,茶葉有祁門紅、婺源綠名品。外出經商主要是經營鹽、棉(布)、糧食等。
前宋開始就出現擁有巨資的徽商,祁門程承津、程承海兄弟經商致富,分別被人們稱為「十萬大公」、「十萬二公」,合稱「程十萬」。
朱熹的外祖父祝確經營的商店、客棧占徽州府(歙縣)的一半,人稱「祝半州」!
元末戰亂期間,歙縣商人江嘉在徽州發放高利貸,牟取暴利。
元末明初的徽商資本,較之宋代大為增加,太祖朱元璋入皖缺餉,歙人江元一次助餉銀十萬兩,堪稱驚天巨富。
所以徽商在這個時代就成了財富的代名詞。
徽商並不是籠統只有安徽這邊的商人,它的範圍囊括了江蘇淮揚一帶。
淮揚一帶因為有鹽,所以誕生了無數的大鹽商,而鹽商這是這個時代最有錢的代表。
大明王朝先前納糧開中,想要獲得鹽引就必須運糧食到九邊重鎮去才能夠獲得鹽引,可不久之後就被迫改了,原因是因為私鹽盛行,再加上朝廷權貴等隨意向皇帝奏討占窩、壟斷開中,造成鹽引的派發量大大超出了鹽業的產能允許範圍。
這迫使大量邊地商人空有鹽引,卻無鹽可領,只能在鹽場等待新鹽的產出,有的需要等待守支數十年的情況出現,這極大的打擊了邊商輸糧支邊的熱情,導致開中法的執行變得舉步維艱,很難再像洪武、永樂年間那般良好運行。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朝廷推行納糧開中,讓渡出了一部分食鹽利潤給商賈,卻因為這種種原因,導致朝廷並沒有達到預期目的,輸糧到邊的商人也越來越少,朝廷明明給出去了食鹽,可九邊軍鎮的軍費還是在不斷增長,以致於朝廷財政開支越來越多,最後致使國庫空虛。
所以在弘治五年的時候,時任弘治皇帝戶部尚書的葉淇,在背後勢力的推動之下,提出了納銀領取鹽引的辦法,改「納糧開中」為「納銀開中」,即是所謂的折色法。
葉琪變法後,從此規定商人們以後不需再將軍需糧食運往邊鎮,只要向國庫繳納銀兩,就可獲取鹽引。
所以以前這些鹽商想要做鹽的買賣,就必須要運糧食到邊鎮地區去換取鹽引才可以,無疑便利了臨近邊疆軍鎮的山西晉商。
而葉琪變法之後,商賈不再需要跑到邊鎮去,直接拿銀子換鹽引,然後倒賣謀利,而徽商因為地處最為富庶的江南地區,兩淮又有天下第一大鹽場,這江南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最為重要的糧食產區,所以慢慢的這些鹽商和糧商彼此之間也是很難分開,徽商也是如此,他們既是大鹽商,同樣也是大糧商,無疑更是便利至極。
胡家是徽商當中的代表性家族,也是實力最為雄厚的一個家族,家族勢力極其龐大,在整個大明上下都擁有極其龐大的影響力,背後更是站著不計其數的江南士族。
也正是因為如此,胡文昌才能夠以商賈子弟的身份,同徐孟春這些朝堂官員坐在一起議事。
徐孟春淡淡開口道:「這上面太有錢了可不太好。」
「自從皇帝派遣中山侯湯昊橫掃倭國、構築東海貿易後,一車車的金銀珠寶就送入了內帑,而結果就是皇帝正在漸漸脫離掌控和束縛!」
「他想打仗就打仗,他想賑災就賑災,就算國庫沒有錢糧了,他那內帑裡面還有錢糧,完全可以繞過士紳縉紳行事,絲毫不用考慮士紳縉紳的意見,他也不會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