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勢浩大的 ** 進諫,更將至聖先賢孔子先生的神位帶了過來,作為他們主張的核心支柱和力量源泉。
倘若雙方直面對決,則李景隆面對的,不僅僅是與幾名年輕學生的對立衝突,而是在於整個明朝讀書人心中的巨大反對壓力——他不僅要與少數激進的學生鬥爭,更是選擇對抗了大半個士林社會的集體怒意。
在對手下一番斥責之後,將注意力從學生的混亂中暫時轉移到了遠方的蒼茫天際。
那開始由白色雲彩轉為淺灰色的一片,不僅給了普通民眾一些慰藉,同時也成為了李景隆心中的最後一絲希冀所在。
連續的暴風雨不斷衝擊這片遼闊的田野。
剛剛萌生的綠芽在狂風急流中仿佛無力抵擋,它們低垂著,像是被澆滅了的春色,生機與活力不復存在。
面對著無窮的壓力與挑戰,李景隆僅餘下不足二十一位士兵守在城牆上的事實更加凸顯他的無奈與無助——儘管他曾竭盡所能調兵遣將,但在洪武門前,堆積的水量仍舊在不假思索的繼續增長。
假如當初城市設計將大門設定向內陸開,則恐怕此時那齊腰高的流水已經能毫無阻礙地將城門撕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他李景隆焦急萬分之時,門外那些年輕學生們的情境並未因此變得更好——雨水傾盆如注,每一套代表身份學識的儒衣士子皆已被徹底濕透。
而更讓他們困擾的是,在這群年輕人的隊列中還有人攜帶著勇於 ** 的標語。
那是織物製品,兩條木桿斜倚支撐著,於空闊的空間中畫下了堅定的力量符號。
現在,本來就已經被浸濕的字跡,更是因為在雨中不斷地洗滌和衝擊變得極其難以辨認——原本清晰的墨水線條逐漸扭曲模糊起來。
此時,原本尋找來充當標示的簡易木質材料也不得不忍受著被雨水重重壓迫帶來的「咯吱」聲響。
隨著吸收了大量的雨水重量驟增,原本就不輕的 ** 布條,現在似乎有了上百公斤般的沉重。
而在前端,四個人恭敬地捧著至聖先哲孔子先生遺靈牌位的形象則更顯得悲哀。
在這狂風大雨之中,既無法讓孔子神位輕易落腳塵埃,也無法保證它在風暴之中安全無虞,面對這樣嚴峻的環境狀況,他們都束手無策。
於是,原來四個共同抬行的人,現在被分成兩個團隊行動,兩人扛起了孔子牌位,其餘兩人脫下自己的衣物,將其包裹在了牌位之上。
雖然這樣子根本阻止不了傾盆大雨透過薄衫穿透,但他們的確表現了一點點貢獻。
更可笑的是,即使條件非常艱辛,這些人仍不容許後面的幫忙介入。
邀請孔子牌位出來,本是一件極度莊重的事情,只有已步入仕途的學者們有這份權勢觸碰先賢。
其餘人不配沾染這樣的聖潔之處。
這時候,風雨稍歇之時,原本壓抑下來的狂風重新掀起狂瀾,且這次累積的力量甚至比最初暴風雨更為猛烈。
強而有力的風潮瞬時從地面襲向了應天府的每一處角落,毫無保留地侵入城市各個方位。
原本被暴雨壓製得抬頭不易的樹幹,此刻也轉而成為狂烈的狀態,亂舞的枝梢伴著已散亂的樹葉,在風雨交錯的日子裡,肆意翻騰跳躍。
幾乎就在瞬間,被雨水徹底清洗過的街道,變成了一場樹葉和樹枝肆意飛落的景象。
對於已紛紛進家避雨的民眾來說,這場怪異的狂風帶來的損害還好承受一些,無外乎哪家房瓦飄落、哪家屋頂被掀之類的問題,雖損毀嚴重,但仍保住家中親人身安無恙。
對眼前的學子們而言,則是災難性的。
特別是那些還撐起橫幅的人們,在這一陣風的狂掃中,已經搖搖欲墜的竹杆,在這股額外衝擊下徹底斷開。
濕潤沉
第210章 令人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