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已,不必把他們分的那麼清楚,官吏如何?商人又能如何?他們不過是百姓中的一員而已,你把他們的身份分的那麼清晰,對國家的治理是不利的,無論是皇親國戚、勛貴家族、士農工商,都不過是百姓,只是不同的職責讓他們的身份發生變化而已。」
何必把人的各個階層分的那麼清?
他們不過都是百姓而已,最起碼在朱瀚看來,他們不過都是百姓,賦予任何其他的身份都毫無意義。
朱元璋聽到朱瀚這麼說,有點不好意思的撓撓頭:「咱知道七五你說的這些都對,而且很有道理,但是咱在做事的時候,總會不由自主的代入他們的身份咱以後再注意些。」
嘴上說著注意,但真正的改變可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做到的。
朱瀚也沒打算讓朱元璋完全改,現在社會正在進行一場翻天覆地的改革,需要有一個鐵腕皇帝主持大局,君強臣弱、君弱臣強,這是不可改變的真理,朱元璋不講理的做事風格,時不時抬起屠刀的威脅,更容易讓百官們臣服。
雖然朱瀚不止一次的說過,他不會輕易離開大明本土,朱元璋卻總是不相信,每多過一天,就會讓朱元璋心裡增加一分糾結,朱瀚走了怎麼辦?
他的這種擔心,很快感染到身邊的人,尤其是馬秀英,她從朱元璋身上得到情緒上的分享更多。
「何必擔心七五會走呢,你當初不還說,可以和七五一起走麼?」
馬秀英不想看到朱元璋因為這麼一件事而愁眉苦臉,對他說道:「不要太過揪心,你和七五把大明經營好,可以一起去殷州嘛,去了那邊再建一個新的大明,國內的事就交給標兒去做,這些年你對標兒的培養非常盡力,想必他不會讓你失望的。」
「那你呢?咱去了殷州,你捨得去?」
朱元璋可不相信馬秀英捨得去殷州,對她道:「家裡這麼多小崽子呢,你到時候指定呆在家裡照顧孩子,到了殷州就咱一個,七五他們一家人不好,一點都不好。」
朱元璋的頭搖的像撥浪鼓一樣,對馬秀英說道:「要去咱一起去,要不然咱不去殷州。」
「去,為啥不去?」
馬秀英的話,卻大大出乎了朱元璋的預料,在朱元璋不敢相信的目光中,馬秀英解釋道:「兒孫自有兒孫福,他們還小呢,咱出去轉幾年也沒啥事,七五一直和咱說,外面的世界多麼好,我也想趁這個機會出去轉轉。」
「那咱和你一起!」
朱元璋的情緒立刻好轉很多,然後對馬秀英說道:「不,咱不能等七五想出去的時候咱再出去,咱現在就要出去!」
對!
就是現在就要出去!
朱元璋心裡有了現在就出去的念頭,就愈發不可收拾,馬秀英看著突然興奮起來的朱元璋,有點頭疼:「你現在還是皇帝,怎麼可能出去?」
「為啥不能出去?讓七五監國不就行了啊?」
朱元璋毫不猶豫的把朱瀚給賣了,「這小子一肚子壞水,朝堂中的文武大臣都很佩服他,他來監國再合適不過。」
馬秀英見朱元璋有點上頭,思考問題的時候又開始慣性的選擇快刀斬亂麻,馬秀英不得不勸阻道:「七五再有威望,他也不是太子。」
朱瀚是皇太弟,但朱瀚卻拒絕了這一稱號,選擇遠離朝堂。
朱元璋要去海外巡視一圈,國內留給朱標才是最合適的。
馬秀英之所以提醒朱元璋,並非是不信任朱瀚,而是在提醒朱元璋。
和朱元璋同床共枕這麼多年,馬秀英算得上對朱元璋了解,朱瀚對皇位沒有覬覦之心,但他在滿朝文武中的威望極高,和朱元璋相比也是不相上下,甚至在某些方面,朱瀚在滿朝文武中的威望還超過了朱元璋。
至於朱標他更不行了,和朱瀚完全沒有可比性。
朱元璋去海外巡視,朱瀚來監國,萬一朱元璋發現朱瀚的威望遠遠超過出表怎麼辦?
朱瀚遠離朝堂還好,朱元璋對他還沒有那麼大的忌諱,萬一朱瀚重新返回朝堂,百官們發現在朱瀚手底下幹活比在朱元璋手底下幹活更舒心,這該怎麼辦?他們兄弟倆要反目成仇嗎?
馬秀英認
第三百四十七章 朱元璋要巡視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