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明朝除了尋常百姓的民戶外,人口最多的便是軍戶,然後還有匠戶、灶戶、醫戶、樂戶、漁戶、船戶、廚戶、僧戶、道戶等。
其中,民戶歸戶部管,軍戶歸兵部管,灶戶歸運司管,醫戶歸太醫署管,樂戶、僧道等歸禮部管,廚戶歸太常寺管,漁戶歸地方河伯所等。
因為軍戶等戶籍的百姓畢竟是分散在全國各地的,所以有些戶籍又由地方官府交叉管理,這就在管理上造成了一定混亂。
有好處時,兩邊的官吏都跑過來;若是需要擔責任、需要勞心勞力辦事,沒好處時,可能兩邊官吏就互相踢皮球,造成事情沒人處理的局面。
所以,即便不等一兩百年後大明朝廷腐敗無能,現在這些制度就已經顯露出諸多弊端了。
這些特殊戶籍中,以軍戶人口最多,如今約占大明戶籍數的五分之一左右。
再次便是匠戶、灶戶。
至於其他的特殊戶籍,數量相對而言就少多了。
所以,朱元璋決定先對軍戶及衛所制度動手——衛所制及軍戶制度是大明內外安全的保證,只要能將衛所制、軍戶的問題解決掉,其他特殊戶籍的改革就好辦了。
所以,過去幾日,朱元璋和那幾個謀士其實主要就在研究如何改革軍戶制度及衛所制。
首先一條,就是允許軍戶子弟科舉。
在洪武朝,軍戶子弟除了當正兵打仗就是當軍余種田供給軍需,根本沒有其他選擇。要到永樂之後,才會有軍戶子弟因特例被允許參加科舉考試。
之後大明曆代皇帝一點點擴大這個口子,直到嘉靖時期,這種特例才漸漸擴大成為常例。
並從軍戶子弟的讀書人中,誕生了大明朝最有名的首輔,張居正。
如今朱元璋直接就允許軍戶正兵之外的子弟參加科舉考試,自然是相當大的一種革新措施。
郝光明可以預料到,這政策一出,占據大明五分之一人口的軍戶必然更加擁戴朱元璋。
其次,軍戶在滿足一定條件後,允許其兄弟、子侄之屬,更換戶籍為民戶、匠戶等,只限制三代以內不許經商。
比如正兵立過戰功,軍戶為大明連續幾代人服役,等等。
再次,便是深化衛所軍官調換崗位的政策。
比如說,之前只有衛所正副指揮使一級的軍官才會由朝廷調換崗位,並且是往往是十數年,乃至數十年調換一次。
指揮使以下,如千戶、百戶、總旗等軍官,基本都是世居某地,世代不移。
如此衛所軍官們就很容易利用職權,成為地方上土豪、將門,利益勾連、盤根錯節,下壓底層軍戶,上欺朝廷,成為國家蛀蟲。
如今,朱元璋就要求千戶、衛指揮兩大級別的軍官,最多只在一地任職十年,且不得在任職地購置地產。
至於這些軍官的軍餉等薪酬,則全部由兵部發放,不再允許其從軍屯田地中獲取收益。
至於說將領用得到的軍餉,在內地通過常規模式置地,則被允許。
當然,朝廷賞賜給將領的土地,往往還是選擇在邊省、邊州。
因為這樣更容易激勵將領保家衛國。
最後,則是提前在京營中試驗募兵制度。
若朝廷允許軍戶的家屬更換戶籍,那麼軍戶人口減少,衛所兵來源減少就成了必然之事。如此,也就需要用募兵作為補充。
提前在京營試驗募兵制度,便是未雨綢繆。
這便是之前幾日朱元璋和手下幾位謀士思慮的全部了——至少在朱標轉述中是這樣的。
聽完,郝光明不禁感慨道:「不愧是大明太祖啊,既然意識到了軍戶衛所制的問題,這一改革起來,不急不躁不說,而且還都改在了點子上。」
「那是。」畢竟是自家太祖,朱媺娖聞言不禁露出了些許驕傲神色,「太祖或許受限於時代,缺乏某些見識和長遠目光,可只要他老人家知道了,必然會盡力做好。」
下方朱標、朱棣聽到兩人的對話,也都頗為驕傲。
朱標沒忘記朱元璋的交代,問:「貴客對這幾項革新政策可有什麼改善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