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玉當然沒有被打死。
載淳卻膽戰心驚險些被嚇死。若不是還保留著一絲體面,早已癱軟在地上。
自從雍正黑著鍋底一般的臉行進房中以後,這九五至尊便只說了三個字:
「你很好。」
他是對著載淳說的,隨後便一直保持著沉默。對於這陰沉喜怒不形於色的君主來說,這一沉下臉來更是將場中的氣氛凝結成了數九寒天一般。載淳心中惶惶忐忑,連起身迎接雍正的禮數都忘了,虧得旁邊一個師爺拉了拉他的衣服,慌忙起身,卻又打翻了几上的硯台,污了滿地都是。雍正也沒說叫他平身,就任他跪在那裡……清代的皇帝最講威儀,似雍正這樣完全無視大臣的存在,已算得上是破天荒的震怒了。
寶玉見救兵已到,很識趣的便閉過氣暈了過去。他皮外傷看來很重,再暗自將內息紊亂,哪怕在御醫的眼裡也是遍體鱗傷,氣若遊絲,一看就令人生出惻隱之心,剩餘下的爛攤子,自然會交給旁人去處理。
與此同時,城外的元人知道那次背後的偷襲乃是寶玉搞鬼,在左右派出斥候,補足大營兵源後,也就沒有向後退卻,只是將身後的大軍又向前移動了二十里,接著便來要求和談……看來鐵木真也意識到了中原此時氣運未衰,還是要想將戰略的主攻方向轉移到歐洲。哪怕是以元人的強悍,也不願意面對開闢兩條戰線的尷尬。
事實上,他也想在歐洲多學習一些攻堅破城的技術,從而未雨綢繆的給日後大破中原奠定基礎,令他還能隱忍的另外一點重要原因便是蒼老的雍正,據他身邊的日措吉活佛看了雍正的面相後斷言:中國皇帝活不過兩年了。
這種種的因素牽扯在一起,鐵木真所做的決定便不難理解了。時間是雍正最大的敵人,而處於戰略攻勢的元人握有絕對的優勢,要戰就戰要和就和,清拿他一點辦法也沒有。
在吩咐太醫好好照顧寶玉後,雍正拿起了元使送來的那張羊皮文書。上面赫然以漢蒙兩種文字寫著如下條約:
一、清割讓給元阿塔卡爾旗至赤峰一線土地。
二、釋放在年前一戰中被俘虜的五千六百名元人。
三、開放邊關貿易。
四、清要為昨日的劫掠被燒毀的三個集旗負上全責。共計需賠款銀三百萬,木材一萬根。
作為一生都浸淫於政治中的雍正來說,他當然一眼就看出了這份條約不過是在漫天要價。割地一說,歷代清朝君主都從未考慮過,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歷來亡國之兆便是自割地開始的,鐵木真自然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他故意將這個條款放在了最前面,正是要給了清就地還錢的藉口。
而這份條約的重點,就是在於第四條賠款上。
說到底,就是錢。
沒有力量為後盾的條約就是一紙空,空文可以隨時被撕破。而索取的金錢卻是實實在在地揣入腰包,不會打上半分折扣。
雍正皺著眉頭,首先便將第一條划去了,又想上一想,再將最後一條划去。批註了兩個小字:待議。
顯然,現在時間對清也是極其重要的,國內幾個皇子正為了繼承權斗得白熱化,雍正當然不能滿足元人的獅子大開口,可是也不能完全的置之不理。如何籌措出一個既不至於令元人惱怒,又能將經濟上的損失降低到最小的方法成為了他們眼前的燃眉之急。
……………………
就在這君臣猶疑難決的時候,寶玉正在凝望窗外。
天色灰濛濛的像一張染墨的宣畫,帶了一種棉花也吸不乾的濕意。雨水串成鏈也似的房檐上滴下來。
他腰上的棒創只是皮肉之傷。外人一走,他就變得精神奕奕。
他凝望著這濃暗的雨霧,心中忽然電光石火地閃過了一個令人振奮的念頭!
這念頭在他心中千迴百折而過,越發的成熟透徹,到後來幾乎要令得他歡喜大叫起來。
他,終於,尋到了那號稱天下無敵的金帳精騎的弱點。
喜悅潮水一般的湧來,正值興奮間,外面忽然有人通傳:
「淑德公主來訪。」
不多時候,身著旗裝的蘭蕊便雙眉緊蹙,裊裊娜娜的的行了進來,旁邊的宮女太監都苦著臉,想來這位刁蠻公主心情不好,著實給了他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