罡只練功,沒有交流切磋,也就沒有名氣,別人當然不知道。想不到這個遺珠被天和道場撿到了,真是賺大了。
老夏津文化園占地面積很大,從道路進來,就是宏偉的石頭牌坊,牌坊上「老夏津」三個字就是張易寫的。
原本老夏津只有前後門,秦風準備自己寫前門楣,後門想讓婉姐寫的,他們認識張易後,婉姐要把前門讓給張易來寫,秦風寫後門,自己不寫也罷。
這文化園就是婉姐臨時的創意,秦風聽了欣喜萬分,立刻花巨資打造的,怎麼捨得撇下婉姐的筆墨,他就在最外面的路口,加了個碩大石牌坊,上面請張易寫字,前後門還是夫妻倆的字。
秦風動作很快,趕在開業前就完成了這個石牌坊,配上張易的三個大字,也給老夏津文化園,增添了不少氣勢。只要從外面路上看到這個牌坊,就能看到張易的字,如果是行家,肯定看出這三個字的不凡,進來一探究竟是肯定的,這就是秦風要的效果。
過了牌坊走一百米就是一片廣場,除了停車場,還有很多的促銷攤位,很多的廣告氣球從這裡升起,老遠就能看到。
正門就在廣場邊上,沒有售票點,是隨意進入內部的,裡面是棋盤街包圍的仿古建築,街面很寬,是步行街,兩側店面也很大,沒有現代街面的那些商場專賣店,而是涵蓋老夏津的三百六十行,有不少飯店,旅館,澡堂子,衣服鞋帽也是老字號,能夠入駐這裡的,都是老字號,或者頂著老字號名字的產業,售賣的也是有點懷舊的物品。
最吸引人的,還是各種耍把式賣藝的,都把攤子出在自己的門前,玩刀的,玩槍的,摔跤的,胸口碎大石的,丟石鎖的,舉高幡的,耍猴的,吹糖人的,捏泥人的,仿古建築是他們吃住的地方,他們這種手藝是在街面上展示的,這也是為什麼留著很寬街道的原因。
比如原來是箍桶的,現在箍出桶的桶,已經從日用品變成工藝品了,完全是老手藝製作的,不過體型很小很精緻,一套大小木桶十幾個,從杯子大到臉盆大,摞起來是工藝品,散開了也能喝湯洗臉,大多數人買回家還是會作為擺件的,因為桶上刻著『桶桶大賺』『桶桶大順』等吉祥話。
這裡店主人都是穿著一百年前的裝束,讓人感到回到過去,當時的老夏津就是從辯子馬褂和禮帽西裝雜居的,穿什麼在這裡都不覺得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