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來到,少不得要領軍馬出來迎接一番,所過這幾處堡壘之中,這也是常理,遠遠的看得到督師大人的督標中軍旗號了,鄭一麟跳下馬來整理一下盔甲,準備向督師大人行禮。
&方軍情如何?」
儘管已經天氣有些熱了,人們身上披甲,早已是人人汗流浹背。洪承疇也不例外,但是為了保持他的風度和氣派,他仍舊是全副冠袍帶履的裝扮。
&督師大人!從杏山到松山不過二十里,若是全軍輕捷前往,不過兩個時辰便可到達,此時據前鋒軍報,有大股奴賊圍攻松山甚急。有夜不收窺見,奴賊有大隊人馬設伏於錦州南山東麓,又有精騎伏於松山北嶺,誘我出戰,達賊於松山東北黃土嶺之地密密紮營,深挖壕溝,截斷王師前往小凌河要地。杏山西北近女兒河處毛家溝山嶺,同樣駐有東虜大軍,乳峰山上更連營密布,松山前往錦州大道,奴騎充斥,勢殊猖獗。」
在杏山堡西北面的長嶺山上,洪承疇命鄭一麟為他講述眼前的敵情,一邊聽鄭一麟介紹,一邊用手持的單筒望遠鏡往十餘里外的松山堡等處望去。
長嶺山腳下,便是松山、杏山之間的大路。這座山並不高,山勢平緩,山上沒什麼樹木,倒是滿眼的荒草,荒草之中,掩映著山頂上一個廢棄的火路墩。
&平遼大將軍們便放置在此處!」相度了一番地勢後,洪督師果斷拍板。平遼大將軍們是誰,鄭一麟也是有所耳聞,大軍幾次通過杏山往錦州方向攻擊,這幾門被皇帝賜號為平遼、定遼、鎮遼、安遼的三十二磅炮。都是被洪督師珍而重之的隨同親軍一同使用。
在炮隊營的軍官指揮下。隨軍民夫們開始採伐樹木,割掉荒草,平整出場地,將一個個草袋子用泥土裝滿。壘砌起臨時的炮台。
有了這四門大炮在長嶺山守御。自己的杏山堡無疑便多了一道屏障。對於這幾門大炮在洪督師心中的重要地位。眾將都很清楚。便是用一千精銳騎兵來換,督師也是決計不會換的。眼中看著那些民夫緊張忙碌,鄭一麟心中大為歡喜。
幾次大軍往錦州去。遇到節骨眼上,都是靠著這幾門炮轟開一條道路。
有這幾門炮在此,督師一定會在山腳下布置軍兵守御,不然,奴賊的騎兵會很輕易的從東北面策馬衝上。
而同樣有這樣想法的,不止他鄭一麟區區一個副將。
隨同洪督師在長嶺山布置炮台的眾多將官,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朴,薊鎮總兵白廣恩,遼東總兵劉肇基,援剿總兵左光先,山海關總兵馬科,東協總兵曹變蛟,前屯衛總兵王廷臣,密雲總兵唐通等人哪個不是這樣想?
此地距離松山不過數里,以大炮的射程,自己的軍隊恰好在火炮的射程之內與奴賊作戰,一旦有事,向後轉就是,大軍便依靠這座長嶺山炮台與奴賊周旋便是。
站在山頂上向四外眺望,大地蒼茫遼闊,平川丘陵起伏。舉目望去,杏山堡在南面丘陵平原處,無數的軍兵民夫正在緊張忙碌的往城內搬運物資。平原上,號角之聲不斷,各軍各鎮開始在杏山堡周圍紮營。從長嶺山向東過去約五里,平川之後幾座山丘阻擋住了眾人的視線,越過這幾座山丘向東便是大海,此時,從寧遠出動的水師船隊,正在緊張的將糧食草料等大宗物資運往海中的筆架山,在那裡臨時儲存後再行向杏山等處轉運。
當下洪督師便發布軍令,長嶺山炮台,交由協同總巡立功參將竇承烈所部負責守御,山後另有一千騎兵機動。「本督師寫了兩份題本,一份是給你奏請晉升副將的,一份是彈劾你臨陣怯敵,畏敵如虎,貽誤戰機的,請上方寶劍斬了你的首級的!」
而杏山路副將鄭一麟則是領著十幾個游擊參將等輩,指揮著遼東守軍二萬餘,駐於杏山堡、大興堡、東青堡內外周邊,與長嶺山炮台一起,為入援大軍守住後路。
他們的名字同樣也是有著兩份題本。
同那些軍兵一樣,向前是升官發財,退縮便是殺頭抄家。
洪承疇的外號是洪瘋子,他殺起人來可是成千上萬的。何況,此時他身旁那個和誰都沒交情的狗屁模範旅,更是他手中的一柄利劍。
眾位總兵心中惴惴,有人偷眼看看那個黑矮的廣東蠻子,一身副將盔甲的吳標,臉上一絲表情都看不到,只管朝著松山方向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