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奪鼎1617 > 第五百六十四章關於大位的爭吵

第五百六十四章關於大位的爭吵

    「南京城裡污泥濁水一般,老子才懶得在那裡跟那群東西鬼扯!反正早晚都要打仗,靠著狗屁的道德文章能夠把李自成從北京城裡趕走嗎?」李守漢很是不忿的白了一眼。

    李麗珍淺笑了一下,她也清楚,自己的這個男人也是被眼下南京城裡吵成一團的所謂「立親」、「立賢」之爭搞得頭昏腦漲,同時,又是不齒與那些表面上道德文章肚子裡男盜女娼的東林先生們為伍,索性便出城來散散心。

    所謂的立親與立賢之爭,其實也就是皇位屬於那一派的鬥爭。

    不久前,大順軍攻克北京、崇禎皇帝吊死煤山的消息傳到了南京,聚集在留都南京一帶的明朝官員勛貴們頓時亂成一團。為了收拾這無主的半壁江山同北方的大順軍對抗,他們面臨著一個迅速解決明王朝的繼承大統問題。由於眼下朱由檢的三個兒子都因為被俘或是下落不明而無法承襲帝位,大臣們只有從藩王中挑選。

    按照父死子繼的歷來傳位程序,應該繼承崇禎帝位的當然是他的兒子。崇禎皇帝共有三個兒子:太子朱慈烺、二子定王朱慈炯、三子永王朱慈炤,但是這三位皇子當時都身陷北京,下落不明。所以,議立新君只能從近支藩王中考慮。被大臣們納入視線作為考慮對象的是幾個地位比較尊顯的藩王:首先當然是福王朱由崧,他和崇禎皇帝同屬神宗皇帝的孫子。另外還有他的幾個叔叔輩的親王,潞王朱常淓、惠王朱常潤、瑞王朱常浩、桂王朱常瀛。福王是神宗萬曆皇帝的愛孫,而惠、瑞、桂三王也都是萬曆皇帝的兒子,所以說這四位王爺的血統都是很高貴的,只有潞王是萬曆的侄子,血統稍遠。但是,就此時的形勢看,惠、瑞、桂三王都在自己的封藩,或在四川,或在廣西。距離南京都很遠,擁立他們沒有實際操作的可能性。而且從禮法制度上,也斷然沒有侄子死了立叔叔當皇帝的道理,落實到可行的層面上,南京的官員們把目光都投向了不遠處的淮安。


    淮安成為了北方南下宗室的避難所,這些被李自成大軍從封地趕出來的宗室包括著名的福、潞二王,這一對叔侄便成為新皇帝的候選者,南京的官員在擁立的問題上發生了分裂,分化為「挺福派」和「挺潞派」,或者是「立親派」與「立賢派」

    留都南京的六部有司衙門大多在東林黨的手中,加之復社聲勢浩大,聲援東林,可以說南京是東林黨的大本營。但是東林黨早年在爭國本時反對福王繼承大統,所以對於朱由崧即位極為反對,朱由崧為朱常洵長子,身在南京附近的淮安,因此在崇禎太子及定、永二王無法至南京繼位的情況下,福王本為第一順位。然而東林黨人卻持相反意見,以東林領袖錢謙益為首,以立賢為名,主張立明神宗之侄潞王朱常淓。在血統上和禮法次序上潞王不占據優勢地位,那麼,東林的官員們就要給自己的行為找到合理合法的依據了。

    首先在籍禮部侍郎錢謙益、丁憂山東僉事雷縯祚遊說兵部侍郎呂大器說:「潞王,穆宗之孫,昭穆不遠,賢明可立。福恭王覬覦大位,幾釀大禍,若立其子,勢將修釁三案,視吾輩俎上肉。」說的意思還是擔心如果讓福王登上大位,害怕他會算舊帳,搞報復,而這些朝臣都會成為犧牲品。在雷縯祚及禮部郎中周鑣的往來遊說、溝通下,呂大器和右都御史張慎言及詹事姜曰廣等南京朝臣都同意立潞王。在南京部分朝臣取得共識後,他們致書駐軍浦口的史可法,陳述潞王賢明當立,而福王「有不孝、虐下、干預有司、不讀書、貪、淫、酗酒七不可立。」獲得了史可法的贊同。

    史可法稱福王「在藩不忠不孝,恐難主天下」。

    其實,之所以東林為首的南京大臣們不願意立朱由崧為帝的原因並不是他們所謂的福王由崧品行惡劣,不足以君臨天下。這個藉口早在一千多年前霍光就已經用得爛了。

    (劉賀一個十九歲的年輕人,在皇宮裡就呆了二十七天居然幹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荒唐的事情來,真不知道這個言之鑿鑿的數字霍光是怎麼計算出來的。欲加其罪,何患無辭!歷朝歷代的政治鬥爭莫不如是。

    其實,他要是真的那麼荒唐的話,也不會被霍光廢掉,反而會皇位坐得很穩當。被廢掉的真正原因,就是他不荒唐。非但不荒唐,反而因為明白而招致了霍光的嫉恨。他即位之初,皇恩未施,根基未穩,翅膀未硬,便要展開對權力的角逐,與



第五百六十四章關於大位的爭吵  
猛將如雲推薦:  
隨機推薦:  絕代神主  九陽帝尊  破天蹤  天降鬼才  獵妖高校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奪鼎1617"
360搜"奪鼎1617"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