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陵衛前,李守漢很是莊重的在下馬坊前下馬,沿著下馬坊至神烈山碑、大金門、神功聖德碑及碑亭(俗稱四方城)、神道石刻和御河橋這條神道甬路旁邊的小路牽馬步行,身後,馬士英、劉孔昭等南京城內的官員勛貴數十人魚貫下馬下轎徒步而來。
松濤陣陣,林中不時傳來豢養的千餘頭長生鹿的陣陣呦鳴。引得在孝陵衛外列陣等候的彭琨所部警備十二旅的戰馬、挽馬不時的發出嘶鳴與之應和。從紫金山深處刮出的山風,將一個個方陣之中的旗幟卷的撲簌簌作響。
按照明朝祖制,南京孝陵乃是祖宗根本之地,享有極為特殊的崇高地位不說,每歲有固定三大祭、五小祭。凡遇國之大事,均需遣勛戚大臣祭告。
今天的活動,便是梁國公李守漢、誠意伯劉家、新建伯王家、懷遠侯常家,守備府徐家等勛貴,鳳陽總督馬士英等文官,以及南京鎮守太監們聯合發起,到孝陵來祭告。
目的只有一個,向長眠於此的朱元璋稟報一聲,咱們這些人打算要擁立您的後代子孫朱由崧為大明朝的皇帝。特意來跟您打個招呼,希望得到您的同意。
其實,這個場面和流程,說穿了,是給南京城內的擁立潞王一派看的。目的就是來展示自己的實力。
李守漢同馬士英的結盟,加入了擁立福王的立親派,立刻使得南京城內雲譎波詭的擁立局面迅速變得明朗化。他和南粵軍就像是一股十六級的強颱風一樣,迅速驅走了乾燥旱情,帶來了豐沛的降水。
李守漢前腳表示擁立福王是他的本心,後腳南京守備衙門徐家,常家等資格更老的勛貴家族也迅速表態,加入擁立福王派系。而遠在淮安等地路振飛、劉澤清,更是派人沿著運河星夜南下,表示「殿下在淮安一日,吾等必日夜警蹕,供奉無缺。請公等不必憂勞。唯望早日迎請殿下入京為上!」
今天的活動,除了祭告朱元璋之外,便是南粵軍派遣彭琨所部北上,沿著運河往淮安去,迎接福王殿下南下到留都行監國之事。
眾人在享殿之中依次向朱元璋夫婦的靈位拈香祭拜,有贊禮官誦讀了表文之後,獻上祭祀之物。下馬坊外的廣場上開始依次鳴放火炮,以示隆重之意。
數十聲大炮鳴放過後,彭琨便身披大紅戰袍,一路小跑來到列位國公、伯爵、總督大人面前大聲稟告:「屬下兵馬已經集結完畢。請主公示下,是否可以啟程北上,前往淮安迎請福王殿下?」
「起去!」
按照明軍禮節,這就是上級對下級的匯報表示同意,你可以去辦了。
一萬餘人的隊伍,浩浩蕩蕩便出紫金山,渡過長江,在浦口鎮稍稍停留了一下。算是對在這裡駐軍的史可法史閣部打個招呼,然後繼續北上。
鐵甲鏗鏘,旌旗獵獵。沿途上,各地的官員軍將們看到這支裝備精良軍容整齊士氣高昂的精兵,各自心中的小算盤都打得噼里啪啦山響。
「標下乃是現駐守滁州黃得功黃總鎮麾下副將,奉令引五千精銳到軍前聽候差遣,往淮安迎接真龍天子!」剛剛抵達滁州地界,黃得功部下副將便領了五千兵馬在邊界迎候,加入了迎接福王的隊伍。
「標下是現駐壽州劉良佐劉總鎮麾下正兵營參將,奉軍門將令,領三千騎兵為大軍前鋒,往淮安迎接天子!」壽州地面上,三千騎兵的洪流,亟不可待的匯入了運河畔這道前往淮安的鐵流。
「咱是靈璧高傑高總兵營中副將,帶了老營四千人馬到軍前,只要大人一聲令下,咱們為了福王殿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高傑的部下,雖然早已是明軍,但是舉止神態之中未免卻是仍舊有些「流賊」的本色。
沿途的軍將官員不斷派精銳加入,鳳陽又是馬士英的大本營,他也將操練的新軍之中抽調出一萬精銳,浩浩蕩蕩的加入到迎接福王殿下的隊伍當中。
警備十二旅一萬餘人,馬士英部下新軍一萬人,黃、劉、高三部人馬一萬二千人,雜七雜八的各種隊伍算起來,也有五萬餘人的軍隊氣勢非凡的向北而去。這其中還不算各方從龍功名心切的官吏、山人隱逸之類的人物。
南京城內,東林君子們只能是在密會時咬牙切齒的大罵,「無恥武夫,蠻橫勛貴,下流的閹黨!」但是在公共場合卻也不敢多說一句話。
看著同僚
第五百六十六章排排坐分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