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舟帶領著實驗團隊,不僅從理論上,預測了中微子的質量排序,重中微子的質量數值,cp破壞的相角,繼而完善了中微子模型理論。
更是從實驗上,去驗證了這所有的預測,驗證了這個超越標準模型的新模型理論。
確認所有數據的處理結果之後,陳舟隨即來到了高能所。
同樣的會議室里,陳舟將召開他們這個課題小組,最後一次的研討會。
這一次,所有人臉上的表情,都顯得十分輕鬆。
但不變的是,每個人看向陳舟的眼神。
更準確來說,應該是每個人看向陳舟的眼神,愈加的崇拜與欽佩了。
陳舟之所以召開這一次的研討會,一來是為了課題小組後續的安排,或者說給每位研究人員確定下一個課題。
二來,他是打算分配一下論文的撰寫工作。
以克羅斯和高結為首,組建一個論文撰寫小組,負責他們這個課題的論文撰寫工作。
這倒不是陳舟大費周章,浪費人力物力。
主要是這個課題的論文,所涉及的層面,實在是有些過多了。
在以往其它研究機構的實驗中,最多也就是驗證一個內容。
可他們倒好,一下子幹掉了別人未來20年的研究內容,還是一籮筐打包的。
所以,這個論文撰寫的工作量,是真的一點也不少。
當然了,陳舟也不會做一個甩手掌柜。
畢竟,最終的成果,全靠論文來呈現的。
他肯定是需要進行嚴格把關的。
事實上,陳舟之所以能夠這樣安排,而不是自己親自負責。
也是因為,這段時間的克羅斯,已經被他的「開小灶課堂」,給調教的差不多了。
在一定程度上,陳舟覺得,克羅斯對這個新模型理論的理解深度。
應該是除他之外,這個世界上,理解最深的一個了。
所以,陳舟才能夠放心的,去交給克羅斯他們。
而他正好,趁著這段時間,將課題小組的下一個研究課題,給定下來。
這半個多月,就陳舟自己而言,雖然沒有再爆肝研究。
但是,收穫還是不少的。
一是楊-米爾斯方程和規範場論的研究,已經步入了正規,正式開啟。
二是,在中微子振盪相關課題結束之後,粒子加速器這塊的研究,他也理出了兩個大致的方向。
一個方向是,順著打開的物理之門,繼續在新領域裡,不斷深耕。
另一個方向是,把中微子相關課題的未解決部分,全部搞定。
因此,陳舟也打算,將現有的課題小組,分成兩個小小組,分別針對這兩個方向,進行深入研究。
而兩個小小組的負責人,則分別由克羅斯和高結擔任。
其實,陳舟更希望的是,這兩人可以脫離出去,自己去申請研究課題。
但是兩人給他的回答,卻都是,還希望跟著他,再多學點。
既然這樣,那陳舟就只好自己想辦法。
把這兩個因課題湊在一起,跟「夫妻」一樣,每天在一起待到半夜的男人,給分開了。
這也才有了陳舟所想的兩個研究方向,兩個研究小小組。
當然,最終的兩個研究方向,肯定是要碰頭的。
兩個研究小小組,也遲早會組合在一塊。
這兩位整天膩在一起的男人,也終究還是會相遇。
畢竟,在整個大的研究方向上,都是朝著中微子領域,更深層次的探索。
或者說,是朝著粒子物理學領域,更深入的探索。
安排好論文的撰寫工作後,陳舟自然也就順手的,將後續的研究方向,給講了講。
不用多說,在座的每位研究人員,一下子又找到了方向。
這就是跟著大佬的好處。
對於陳舟所確定了兩個研究小小組,每個人也都沒有什麼意見。
唯一的就是,有人擔心這樣做,會不會又引起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