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接受了常浩南給出的設定,袁相埡的心思可就再也收不住了。
實際上,他本人的研究方向就更偏應用數學,只不過證明龐加萊猜想這個大新聞至少在眼下還屬於理論數學的範疇,所以此前的思維一直局限在了這一塊而已。
如今想想,多科學領域確實更加大有可為。
尤其是國家正在逐漸加大對海洋、航天、地質、航空等領域的投入,而這些投入在轉化成潛艇、火箭、衛星、飛機等實體產物的同時,也必然會成為狹義自然科學領域的絕佳試驗平台。
不敢說能出多少驚天動地改變時代的成果,但滿足剛剛常浩南所說的「SCI中游或中上游」肯定沒問題。
而且都絕對不是那種「給高分子材料換個基體」的灌水文章。
那反正都是要發表,與其便宜別人,不如利用近水樓台的優勢,至少留一部分在國內。
想到這裡,袁相埡趕忙請求道:
「那常教授,既然咱們已經說到這了,不如您直接給這新期刊想個名字?」
其實他最開始想的是讓常浩南給題個字。
但又考慮到一來對方理工類教授,寫出來的字未必好看,題上去對雙方的形象都不太好,二來既然是面向全世界的期刊,那標題至少還是要有個英文版,題字就更沒必要了
所以臨到說出口的時候,就改成了起名字。
「名字」
這個完全出乎預料之外的要求還真讓常浩南一時有點懵。
如果是用那種簡練的風格,幾乎很難超越《科學》和《自然》兩座大山。
不是指學術價值上,而是命名上。
主要是除了這兩個詞以外,剩下的詞很難起到一個包羅萬象的效果。
你要是叫《地球》,那聽著就像是個地理科學雜誌。
叫《宇宙》,又像是搞天文的。
總不能叫《道》吧。
所以只好換個思路
「話說,我記得咱們華夏科學院,應該還沒有學報吧?」
常浩南問道。
袁相埡瞬間明白了他的意思:
「沒有,只有一個華夏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半年刊,而且是完全不限領域的,影響力不算很大。」
完全不限領域,指的是文科理科都能投。
這屬於歷史原因。
華夏科學院最早是一個包羅萬象的機構。
甚至還一度承擔過國家科委的職能。
華夏社會科學院最早就是科學院的「哲學社會科學部」。
雖然早在70年代末就獨立出來了,但是直到80-90年代,仍然保持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所以,不如直接把這個名字給占了,就叫《華夏科學院學報》Journa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JCAS。」
這名字聽著有點像JACS,但也沒辦法。
學報、科學、學院這幾個詞來來回回就那麼幾種組合方式。
好在JACS在這會雖然也已經算是頂刊,但還不像是二十多年後一樣家喻戶曉且幾乎包羅萬象。
所以應該沒有蹭熱度之嫌。
「嗯」
電話那頭,袁相埡看著處在免提狀態下的電話,一隻手托著下巴,另一隻手有節奏地敲擊著桌面。
名字本身倒是沒問題。
但關鍵在於,這個期刊不管叫什麼,主編的名字肯定是要掛常浩南的。
而《華夏科學院學報》這麼赤裸裸的名字。
主編竟然不是華夏科學院的人
好像有點離譜。
哪怕換個名字呢,都不會有這種被NTR的感覺。
他按下靜音鍵,同時看向辦公室另一邊沙發上坐著的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院長,楊玏院士。
「您覺得這名字」
後者顯然知道袁相埡的想法,當即擺了擺手:
「沒事,現在好幾個學部為了爭論常教授到底歸屬哪個學科領域都快打起來
第841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