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確定了解決問題的具體方向之後,杭志斌等人很快重新投入到了工作當中。
大約一個月後,他們終於成功拿出了符合要求的塊狀4722鈦鋁合金基材。
儘管在體積上限、產品緻密度以及成型精度上距離英國人的同款材料還有不小差距,但常浩南本來也不是真的要直接拿這些國產基材去生產葉片。
只是作為工藝開發過程中的基礎耗材的話,要求其實並沒有那麼高。
因此,當羅爾斯·羅伊斯提供的第二批葉片到貨時,他幾乎已經完成了對於4722合金基礎資料庫和工藝參數計算方法的開發。
而接下來的任務,基本就和之前應對鎳基合金時差不多了。
當然,為了滿足更高的生產標準,對低壓渦輪盤的加工參數精細度要求也會更高。
難免需要更長時間才能確定。
但不管怎樣,最難的一關總歸是已經過去了。
至於從一開始就被分給張振華的高壓渦輪部分,研發過程更是沒什麼起伏。
中間遇到一些小的波折,也基本都是由於幾名骨幹的經驗不足所致。
甚至都沒輪到常浩南直接插手,而是直接在幾次技術研討會上就給解決了。
最後,反倒是帶來了一個幸福的煩惱——
由於羅羅總部方面的要求,鎬發集團和西羅公司之間簽訂的轉包合同,日期寫在了年底。
然而現在還沒到十一月份,前者就已經拿出來了經測試完全合格的產品
以至於根本沒法交付。
另一方面,給鎬發集團的那台超短雷射加工設備,目前也還處在調試過程當中。
就算真要量產,也還得等上幾個月。
而根據一般原則,甲方不簽字,量產不開始,那項目組肯定就必須維持著不能解散。
常浩南倒是還有其他事情要負責,比如空警2000這會已經在距離不遠的鎬飛處開始改造,他需要把自己那套空軍數據鏈系統安裝上去,以便未來進行測試。
但研發團隊當中的其他人肯定是不能隨便跑的。
尤其是從621所過來的杭志斌一行。
出於對明年初情況的擔憂,常浩南也不太想讓他們在這個節骨眼上返京。
所以,總歸要找點其它相關的事情做。
於是,在10月的最後一次,大概率也是交付樣品之前最後一次研討會上,大家紛紛開始就此事集思廣益。
其實考慮到2002年底這個時間點,加上遄達900又是全世界最頂級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幾乎所有人第一個想到的都是渦扇20。
按照計劃,在鎬發這邊正式開始量產羅羅的訂單,以及SeA650成功首飛之後,借著這兩個項目積累下來的經驗,渦扇20就該立項了。
仍然是集中力量搞攻堅的路子,以鎬發為主,盛京、蓉城、築城等幾個兄弟單位為輔。
只是不會像當年渦扇10那樣搞那麼大。
所以,杭志斌等人當即表示,可以將他們正在開發的改進型鈦鋁合金作為渦扇20的預研項目,考慮將渦扇20的後2-3級低壓渦輪,以及前兩級高壓壓氣機的材料替換為鈦合金。
參考遄達900的情況,大概可以帶來約160-200公斤的減重。
要知道,渦扇20這種13-15噸推力體量的發動機,自重本來就只有3噸左右。
相當於一次減了1.5%左右。
在不改變發動機總體設計方案的前提下,已經是非常可觀的數字了。
就連常浩南都難免有點動心。
不過,他最後還是放棄了這一略顯激進的提議。
畢竟,低壓渦輪和高壓壓氣機都是核心機的組成部分,一旦發生變化就是大動作,而渦扇20依託渦扇10的核心機,本應是一個研發周期較短、以鍛煉研發隊伍為主且沒有太大風險的型號。
甚至預計安裝渦扇20的運9運輸機,這會都已經進入了結構強度校核階段,很快就要開始風洞測試。
實在沒有太多試錯空間。
第1033章 英國人解決問題的四階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