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額領到了賞賜,居然朝廷還給他們發了媳婦。這種天大的好事,對於這些將士們來說,無異於是天上掉餡餅。帶著孩子?那怕什麼?自己平白得了兒子和閨女這不好嗎?再說,那些党項女人,一看就都是好生養的主,別西京城的大小姐壯多了。
到時候在生不就行了嘛。年紀大了一些?三十多歲了?沒事,年紀大一點的更疼人。自己在不娶妻,那天就跟著那些陣亡的兄弟一樣,連個女人味都沒有聞到就戰死了,那才叫做委屈呢。更何況,自己活了幾十年,連香火都沒有傳下來,也對不起爹娘不是嗎?
在賀元鋒公布英王這個手諭之後,那些普通的將士,看向黃瓊眼光更加的熱烈。場面上,再一次響起山崩海嘯的萬歲聲。看著興奮的將士,再看看一臉麻木的平夏部與野利的部眾,黃瓊也沒有什麼。只是叮囑幾個武官,要以戰功為基準,有戰功者有權先行挑選自己心儀的。
聽罷黃瓊的吩咐,賀元鋒與杜涉也只能相對苦笑。而更讓賀元鋒頭疼的是,這麼多的女人怎麼帶回去。眼下叛匪餘孽已經清剿完畢。西京大營這近半軍馬,不可能在寧夏府待時日太長。估計班師的詔書,這兩日便會下達。這一路上帶著這麼多女人回去,可並非簡單的事情。
黃瓊沒有理會這二人怎麼想的,翻身上馬返回了自己的行轅。在行轅的書房之中,換下那身礙事的親王大禮服,又換回書生裝的黃瓊。看著被自己招過來的隴右那位路安撫使,以及寧夏知府張遷,抬起頭道:「本王,決定在寧夏府的幾個党項聚居區,捐建幾座佛寺。」
「張知府,這事你具體去操辦。路安撫使,你想法子在隴右的寺廟之內,找幾位大德高僧,來這寧夏府宣揚佛法。人嗎,還是有點信仰為好。有了信仰,就不會總胡思亂想了。佛祖慈悲,願意拯救這世間的蒼生萬物。由佛祖來點化這些党項人,想必對他們的教化還是好的。」
對於黃瓊的這個想法,路安撫使與張遷對視一眼之後,瞬間明白了這位英王的意思。殺了那些在党項人之中有威望的族長、頭人,再用佛教來軟化他們,讓他們來忘記殺戮,一心投入佛祖的懷抱。用不了幾年,這些一心向佛的党項人,會將今日的一切都忘記掉。
更會認為他們遭遇的朝廷不公,是他們應該遇到的劫難。有了這種心思,他們今後還能有心思再去動刀槍嗎。這位英王當真好手段,殺人誅心也不過如此。就在兩個人在這裡琢磨英王此舉,的確是高明的時候。黃瓊又道:「吐蕃那裡,本王聽說一個新興的白教很是昌盛。」
「你派人去詔諭吐蕃諸部,讓他們選出大德高僧,或是白教領袖送入京城,由朝廷給予加封。同時他們不是講究轉世嗎?今後其所有轉世高僧,一律由朝廷派出幹員,對轉世靈童進行金瓶測簽。對選出的靈童進行加封,並主持其坐床儀式。未經朝廷加封者不得予以承認。」
「同時,要鼓勵吐蕃諸部建寺廟。每一個部落多建一座寺廟,朝廷便給予一定的賞賜。隴右安撫使司、布政使司,要給予財力上的一定支持。這樣,你派人告訴他們,各部每建一座寺廟,朝廷賞賜銀五錠、錢二百貫,絹、綢各百匹,氂牛十頭,以助力他們弘揚佛法。」
對於黃瓊的吩咐,這位路安撫使微微點頭。並表示返回臨洮後,馬上便著手辦理。見到這位路安撫使很是上路,黃瓊倒也沒有為難他。只是淡淡的道:「那位李節度,在隴右橫行不法。你作為安撫使,未能起到制約作用。但去歲隴右大旱,你竭力籌集糧食賑濟災民也有功。」
「雖說不能功過相抵,但本王也不是不講人情之人,功是功、過是過。對於你縱容李節度貪贓枉法一事,本王對你罰俸一年,降一級戴罪立功。你賑濟災民有功,本王賞你銀二百兩,制錢三千貫,綢、絹、帛各一千匹。另外,你自己從抄沒的野利頭人那裡,挑選幾個妾。」
聽到黃瓊的決定,這位路安撫使連忙跪倒謝恩道:「臣是隴右文官之首,遇到大災之年籌集糧食賑災,本就是分內之事,臣不敢貪功為己任,英王所賞臣受之有愧。臣這些年,因為顧及那位李節度背後的洪樞密,所以雖說也曾去信勸說,但卻未能及時制止那位李節度作惡。」
「臣作為安撫使,對隴右官員不分文武,皆有督察之職。這位李節度做出如此貪墨之事,臣未
第六百五十四章 黃瓊的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