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賓兄的意思是,要在沿海布防,各村互為倚靠,寇來則府縣俱聞,賊走則都司皆知。」
周舉一拍大腿興奮道:「沒錯,這樣的話官軍就不會成為瞎子、聾子,任憑倭寇深入腹地,如入無人之境了!」
說到這,他皺眉道:「可惜此法不太可行!」
徐鶴好奇道:「為何?」
「朝廷衛所自有體例,不可隨意調集,若是想用衛所兵,等虎符到了,倭寇早就走了!除非府縣告急,且有上面便宜行事的調令方可。但上峰是不會輕易下這種調令的,若是衛所有什麼閃失,動靜可就大了!」
「至於府縣則更加不敢妄動,倭寇屠村滅集,那僅是小患,若是破城,就算首領官僥倖得脫,事後也是守土失責,是要殺頭的!」
徐鶴心中默念:「體制僵化,制度把人束縛在規則內,地方軍民全都不敢伸腿,小錯無妨,大錯殺頭,那還管普通百姓死活作甚?」
徐鶴把他記在腦海中,想著一定要把這裡發生的一切,寫信告知大伯。
他接著問周舉道:「那可不可以沿海布置烽堠呢?」
烽堠就是小的狼煙所,賊來舉煙,是南方一些州縣,尤其是廣西、貴州一帶地方官府必有的配置,貴各衙門兵房派人專門管轄。
周舉點了點頭道:「可行,但也不可行!」
「怎麼說?」徐鶴問。
「徐老爺這辦法可以說禦敵於海,狼煙起,則百姓進城躲避,倭寇雖然作戰兇猛,但大股賊人甚少,想要圍城,力有不逮!」
「那為什麼又不可行呢?」徐鶴請教道。
「一是靡費甚重,負擔不起,二是總有漏洞,倭寇里很多都是沿海的百姓,他們知道什麼地方登岸隱蔽!」
靡費甚重這一點,徐鶴覺得不是問題,這種烽堠不需要多好的建築,見到人,點上煙,等煙起來,你就算跑了也沒關係,不需要修成什麼永久工事。
且用的人只要一個烽堠里二三人即可。
這樣總比被倭寇搶掠去大量的財物划算得多。
當然,前期投資大些,但結合衛所,以珠簾狀分布海疆,沿海村落皆備,花費並沒有想像中的恐怖。
所以,問題又轉回來了,有內奸,這就不僅是政治軍事層面能解決的了。
說白了,為什麼有人冒充倭寇?
一是不勞而獲搶掠發財,二是走私冒險,打破世家大族的走私壟斷。
那麼,解決世家大族的走私壟斷和提高沿海百姓的生活水平,這才是治標且治本的辦法。
但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難,徐鶴聽完周舉的話,心中為大伯又捏了一把冷汗。
就算大伯算無遺策,那也只能解決戰術問題,可現在的難點是國家大政方針有問題。
想到這,徐鶴突然眼前一亮,其實這兩個問題,只要解決一個,其它問題迎刃而解。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dubiqu.com。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