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聽到一個正確答案!」
張懋斜眼打量沈溪,發現這個原本應該趾高氣揚的年輕人此時神色非常謹慎。
很快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沈溪身上,他們都想知道這位兵部尚書能否說出令大家信服的「真知灼見」來。
沈溪當即行禮:「以臣看來,張老公爺所提堅壁清野的戰略實為上策!」
「嘶……」
朱厚照滿心期待,誰想卻聽到沈溪說出這麼一番話來,自然非常不滿,他吸了口氣,不知該如何駁斥。
話是他讓說的,還點名讓沈溪說,現在沈溪只是隨著張懋的話補充了個「堅壁清野」,實在讓人無語。
張延齡見這架勢,不由帶著幾分幸災樂禍,問道:「沈尚書,堅壁清野?那你就是贊同英國公所說戰略咯?」
沈溪微微行禮:「九邊之地,除宣府、大同一線,其餘之地自然要堅壁清野,概因其非韃靼入侵主要目標,只要守住城塞,韃靼犯邊人馬便會自動停住進攻步伐!」
「但宣大一線,朝廷既已派兵部王守仁和監軍太監劉瑾前往,自然不能固守城池,待賊軍自行撤去……」
朱厚照握緊拳頭:「朕就知道沈尚書絕不會贊同龜縮死守的戰術,那宣府和大同這場仗怎麼打?!」
聽說要打仗,朱厚照的氣勢又起來了,就好像他會親自上戰場一樣。
沈溪移步到北面牆壁前,對著上方懸掛的軍事地圖,拿起根竹棍,指著宣府的位置,朗聲道:
「韃靼犯境兵馬以達延部中軍為主,主攻方向跟三年前相同,以張家口堡和宣府為重心,此番韃靼並無包抄後路人馬從延綏過來,也就是說,這場戰事,只要能在張家口堡至宣府一線將達延部主力瓦解便可!」
張延齡道:「三萬韃子,還是韃子中最精銳的力量,說瓦解就瓦解,你當大明將士是神仙麼?」
朱厚照聽了很不滿,反問道:「國舅,你難道忘了三年前,韃子十萬大軍,不一樣土崩瓦解?那時沈尚書可在前線親自領兵,你這麼說,便是對先皇認定的功績有懷疑?既如此,你出來說個所以然!」
張延齡終於知道朱厚照對沈溪的偏袒到了什麼地步。但凡質疑沈溪的聲音,不用沈溪自己出解釋,朱厚照就會先給駁回去。
張延齡漲紅著臉,無言以對,在張鶴齡嚴厲的目光示意下,只能憋屈地坐下,鬱悶地生氣。
沈溪道:「若是利用傳統戰略,想在張家口堡至宣府一線將韃子數萬騎兵擊敗,有些不太現實。」
「但如今韃靼內部出現紛爭,蒙古國師亦思馬因所部跟達延汗部不和,已為達延部驅逐,一路向西,若是可以利用草原民族內部矛盾,分化離間,利用亦思馬因部偷襲王庭,或許此戰可輕鬆獲勝!」
朱厚照瞪大眼睛:「沈先生,你這麼說是否太過曲折離奇?還要利用韃靼國師的人馬?誰知道這些人到底能否幫上大明的忙?再者說了,就算能利用,一去一回需要太長時間,而現在宣府戰事卻是迫在眉睫!」
之前朱厚照力挺沈溪,但現在卻開始表達不滿。
朱厚照是個急性子,在他看來,所有問題應以最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
既然韃子來犯,就該帶兵與其正面交戰,取得勝利。
任何違背這個原則的策略都不可取。
沈溪道:「宣府之戰,當以穩重為主,若急於求成,必然會面臨落敗風險!」
沈溪平時說什麼,朱厚照都會無條件採信,但這次沈溪說聯合亦思馬因部跟韃靼一戰,卻無法得到朱厚照支持。
朱厚照急於求成,之前宣府地方虛報戰功,給他帶來不小影響,所以才想在大臣面前好好表現一下,彰顯自己帝王威嚴。
朱厚照擺手:「就算沈尚書說得有幾分道理,但朕仍舊以為,此戰不宜拖太久,速戰速決為好……實在不行的話,朕親率京營數萬兵馬北上,跟達延部主力決戰!如此,沈尚書是否同意?」
不等沈溪回答,張懋趕緊站起身勸說:「陛下請三思!」
朱厚照不耐煩了:「如果張老公爺覺得朕親征不合適,那就不妨由你來領兵……若張老公爺自信可一舉將韃靼兵馬所滅,那朕便將這職責交給你!」
張懋無比著急,自
第一八〇四章 偏袒與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