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急不來。
第二天沒什麼事,林正去地里看小麥長得怎麼樣,喬墨則去了村裡的油坊。
村子的油坊是林大伯家的。
林大伯是林阿爹的族兄弟,林正已經分了家單過,所以與林正是出了五服的族大伯。一個村子住著,又是同姓族人,喊一聲大伯總是要親切很多。
喬墨今天過來是專程買豆餅。
油坊里榨油分兩種,一種按斤給錢,一種是不要錢但得留下豆餅。村子裡的大多都養了豬牛之類的家禽,豆餅是給它們加餐的好東西,再則,誰都知道豆餅做肥,莊家長得特別好,所以一般榨油都是給錢。
喬墨也不過是來碰碰運氣,早一個月他就和林大伯說了,若有豆餅就留給他。他決定把這些好肥都用在西瓜地里,打定主意要種出好西瓜。
遠遠的就聞到油坊里傳出的香氣,居然不是花生油,而是芝麻油!
&大伯,忙著呢。」喬墨打著招呼進來。
隔了一會兒,一個五十來歲的老者走了出來,一身粗布衣,頭髮也有些斑白,但面龐紅潤,精神極佳,這就是林大伯了。後面隨之走出來一個三十來歲的漢子,只穿著粗布坎肩兒,粗壯的胳膊上還帶著汗。喬墨也認得,這人是林大伯的兒子,林大力。
林大力擦了把汗,和喬墨點頭打個招呼就走了。
&哥兒來了。」林大伯笑呵呵的一張臉,也知道他為什麼來,說道:「喬哥兒運氣不錯,之前外村有三家來榨油,給的是油餅,一共攢了一□□袋,我都給你留著呢。」
&的謝謝林大伯。」喬墨頗為意外,也很高興。
當下里將油餅過稱,一共一百三十二斤。
喬墨一個人是搬不動的,林大伯喊了兒子兒媳婦一起幫忙送了一趟,連著先前家裡剩下的,估計能有一百五六十斤。西瓜地是兩畝三分,這個肥不用大面積的撒,而是直接施在秧苗根部,夠用了。
送走林大力夫夫,喬墨看太陽很好,就將一張破草蓆鋪在地上,把油餅倒在上面。找來石塊兒,將油餅弄碎,再從灶下取了兩簸箕草木灰,一起拌進去。如今西瓜苗長勢良好,再過十來天估計就要伸蔓,需求的養分大,正好將這些肥用上。
如果不是這邊種瓜的地離的太遠,他都想去偷師了,如今只靠回憶和估摸,終究底氣不足。
恰這時林正從田間回來了,見他在弄豆餅,便幫著收進麻袋裡,放到了倉房裡。
&年小麥怎麼樣?」
&的穗很飽滿,產量不少,三百斤肯定有。」林正語氣輕快,顯然心情極佳。
喬墨知道他說的是畝產,與現代不同,古代沒那麼多肥料,也沒那麼多農藥,一年到頭埋在土裡,靠山吃飯。一畝三百斤算是不錯了,可以說是豐收了。小麥一共有五畝,畝產三百斤,共計是一千五百斤。
小麥大概十文一斤,算下來有十五兩,平均每畝三兩。
不過這個錢並不是最後所得的錢,還要拋去地稅、丁稅等稅收,一年徵收兩次,所剩的才是真正落在手裡的錢,估摸有一二兩。
&生出的怎麼樣?西瓜呢?」喬墨又問。
&好,看著倒比以往別家種的強些。」林正原本也提著心,今天去沙地一看,總算真正放了心。在往後注意點追肥,田間料理好,收成不會差。
喬墨也輕吁口氣,放下地里的事,準備編織手提袋。
昨天浸泡的竹篾已經到了時間,取出來晾曬,然後就可以編織了。這個手袋款式是長方體,長於寬的比例為2:1.5,先估摸好竹篾長度,再按經緯分布,按書中說的,用壓三挑三的方法編織。
因為頭一回做,總是手滑,竹篾亂跑,松松垮垮的不成形。
堅持著試了試,再重頭編了一回,密密壓緊,這回倒弄出了樣子。折角的時候很小心,又有林正在一邊搭手,編完手袋的主體部分速度還算是挺快。
編完後想起粘合劑沒做。
&正,能找到石灰嗎?」
&好找。這邊蓋房子一般用黃泥漿,或者用糯米水摻沙子泥漿。要石灰做什麼?」林正見他做到一半停下,多少猜到一點。
果然聽他說:「做粘合劑。聽說用糯米漿、雞蛋清和石灰拌在一起,粘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