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是他買通安國公府的賬房先生,查出的紕漏。原以為是一柄利劍,沒想到竟幫別人揚了慈善之名,利劍刺入自己腹內。
「這……這怎麼?」他扭頭看向三司其他官員,見他們竟然也交頭接耳談論起安國公府的慈悲胸襟,百里曦只得僵硬地轉過頭,問道,「為何是道士?為何都是道士前去捐贈?」
這個問題,御案後的人幫他回答了。
「因為葉羲啊,」皇帝神情激動,感慨萬千道,「葉羲,未在朝堂卻為國分憂,身處道觀卻救黎民百姓。朕希望這天底下,多些葉羲這樣的忠良,少一些爭權謀私的奸佞。朕自己,也會銘感五內。」說到這裡,皇帝似乎才想起來今日安國公府的人還擔著罪名,便又和聲對百里曦道:「愛卿繼續審,繼續審,這銀兩的去處知道了,想必你還有別的證據。」
一語驚醒夢中人。
今日大家齊聚一堂,是審問安國公府是否通敵賣國,可不是來表彰他們濟世利民的。
百里曦的心提起來,手有些抖。
他不能輸。
輸了,安國公府便會飛黃騰達扶搖直上,吐蕃必然能同大唐和議,晉王就要解甲回京。
晉王的勢力還太弱了。
如果不能在兵部培養足夠多的親信,不能利用戰事囤積足夠多的銀兩,那麼即便獲封太子,也難以在朝中站穩腳跟。
皇帝的兒子中,太多人虎視眈眈覬覦太子位。
血雨腥風的戰役前,他們必須做足準備。
百里曦強裝鎮定,拿出一封書信道:「這封吐蕃文字寫成的信,是在安國公府中搜出的,還請禮部或者鴻臚寺的人看看。」
案件審到此處,大理寺、御史台、刑部、戶部、兵部都有涉及,其餘幾部官員漸漸忘了飢餓,等著百里曦提到自己呢。
畢竟案情似乎已經有了轉機,皇帝這會兒心情好,在君前露臉,也沒有白在這裡忍飢挨餓。
聽說要辨認吐蕃字,鴻臚寺卿王玄意立刻出列,趕在禮部之前,舉起笏板。
禮部官員便有些不樂意,但想到王玄意是譯語官出身,通九國語言,便也任由他出風頭了。
皇帝頷首,王玄意便穿過一列列官員,走到百里曦面前,鄭重地取過那封吐蕃書信。
他先舉起封面,鄭重道:「這上面的確是吐蕃文,寫著『長安安國公府,葉將軍台啟,吐蕃蘭城公主格桑梅朵』。」
這是書信的固定格式,朝臣沒想到他們之間通信竟然如此光明正大,頓時又是一陣嘈雜的議論。
百里曦放下心來。
是這封信,這是他親自找長安的番邦人寫下的。
裡面寫了格桑梅朵對葉長庚的諸多交代,其中一項,便是要得到大唐軍機。格桑梅朵承諾,待事成以後,嫁給葉長庚,帶他回吐蕃,繼任吐蕃皇位。
這樣的誘惑,也難保一個小小的五品將軍不會動心啊。
百里曦屏息凝氣,等待王玄意拆開信封,抖出書信。
那封信慢慢展開,百里曦的眼神卻突然僵住,他瞳孔微縮,身子向前走了一步,難以置信地瞪大眼睛。
不對,怎麼只有一行字?
在百里曦的震驚中,王玄意大聲念出了信箋上的字。
「明德門,祝大唐國運昌隆。」
明德門?
祝大唐國運昌隆?
這都——什麼跟什麼啊?
朝臣一面議論一面偷笑,若不是在肅靜的朝堂,恐怕就要捧起肚子,笑翻在地。
在一片議論聲中,皇帝問:「這是什麼?」
沒有人能回答他的話,只有葉嬌施禮道:「啟稟聖上,這是微臣寫的。」
她寫的?
「你怎麼能冒充格桑梅朵給你哥哥寫信呢?」皇帝慢悠悠地詢問,似乎知道答案即將揭曉,反而不那麼著急了。
葉嬌眼神明亮,鎮定自若,懇切地回答道:「微臣帶領武侯戍守明德門,常常有吐蕃來往官商需要微臣驗看文牒。別的吐蕃字微臣不認得,但是這幾個字,是他們文牒上常有的,故而微臣也能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