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是五百里加急的方式,向北方各省道、州府,尤其是開封府、徐州府、淮安府這幾個重點區域派出了信使,信使將會攜帶氣象報告書以及內閣文件,要求各地方衙門要立即展開防洪抗洪工作,不得有任何的怠慢。
這是為了給北方各地區的地方衙門發去警報,畢竟這年頭,能夠做出完整氣象報告的也就只有皇家理工學院了,而其他地方的話,對天氣的預報只能是依靠老人的經驗來判斷,就算是經驗再豐富,他們也很難判斷的出來,這一場雨有可能延續一個月以上。
郵遞司在這一天下午,派出了足足一百多騎,奔赴長江北岸的各省道,他們途徑驛道縱馬飛馳,這些騎士絲毫都不吝惜馬匹的體力,用著最高速度朝著各自的目的地而去。
這些騎士,穿著特殊而顯眼的紅色制服,同時還會攜帶一面黃色小旗,小旗中間有個大黑子『急』,同時每個騎士佩有馬刀以及遂發手槍,路上如果遇上不長眼的擋住,騎士都有權力直接開槍殺人的。
雖然說郵遞司已經是一個獨立機構了,而且還會承接民間的商業業務,同時裡頭也沒有現役軍人擔任軍報使者了。
但是這個獨立機構依舊是內閣和軍方共同派人管理,郵遞司里的大量工作人員里,絕大部分依舊是軍方退役人員。
尤其是這些騎士,基本上清一色是陸軍里的退役騎兵!
而駐守在每個驛站里的人員,基本也是退役軍官以及退役士兵擔任!
郵遞司的使者,是被允許擁有武器,並且擁有對阻攔軍報的人直接開火的權力,其權力,比同樣是讓軍方控制的各大保鏢公司還要更大一些。
畢竟,在電報通訊搞出來之前,大唐帝國的驛站體系將會是最為重要的通訊手段,通過三百里加急,乃至五百里加急,把消息以及文書快速傳遞到各地去。
當初如果不是因為驛站體系規模越來越大,管理越來越難,同時為了平衡成本,不斷的加大承運民間信件、貨物的業務量,導致軍方很難直接管理這個機構的話。
都不會出現內閣和軍方共管的情況,而會是一直都屬於軍方管理。
這些郵遞司的郵遞騎士們,從金陵城魚貫而出,然後奔向各地,當然了,他們並不會說是一口氣直接跑到山東,河南什麼地方去。
他們往往是是直接到了下一個驛站之後,就會把需要傳遞的信件交給接力的騎士,採用接力的方式不斷的向前傳遞。
通過驛站體系向北方各地傳遞信息的同時,御書房的值班大臣們,也是從各部門抽調了相關官員,然後組成了四個防洪抗洪督導組,分別奔赴河南、皖北、江北、山東四省道。
他們雖然不可能做到一天跑幾百里,但是也是都快馬加鞭,一路上將會換乘馬車前進,速度不會太慢。
這,也是得益於大唐帝國一直以來對交通建設的投入力度比較大,一些小地方,偏遠的地方不好說,但是在重要區域,比如說大城市之間,都是有比較完善的官道相連的。
大唐帝國的官道,其基礎自然是前明時代的官道,大唐帝國的官道體系,是在前明的官道、驛道等道路的基礎上進行擴建,新建。
而大唐帝國的官道標準,其實也不算高,首先對官道的寬度沒有太大的要求,普通的寬度是兩米,而部分重要官道寬度可以達到了四米。
這個道路的寬度也不是亂來的,而是有根據的,首先,普通官道,必須能夠通行馬車,而部分重要官道,必須能夠同時通行兩輛馬車。
而大唐帝國的馬車規格,也基本是統一的,大唐帝國早年也是沒有制定過什麼馬車的規格,而是在統一戰爭期間,為了讓軍方的後勤馬車更好維護,制定了統一標準,那就是雙馬並排拉動的馬車,其輪距為一點四米。
隨後,這個輪距的標準也是被應用到了所有的官方馬車上。
而官方的帶頭作用是非常明顯的,隨後民間的馬車也是逐步改為這個標準。
所以到了今天,除了特殊車輛外,大部分通行的雙馬拉動的馬車,不管是兩輪的還是四輪的,其輪距都是標準的一點四米,當然了,這僅局限於新建造車輛,如果是以前的車輛,輪距那就說不準了。
同時,
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寧可信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