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辦事情十分雷厲風行。
擬好聖旨後,連夜便進入中書省審批。
自古,皇權和相權是分開的,一半一半,相互制衡。
若是以往的朝代,這一道聖旨下去,可能還要審批流程許久,甚至能直接將聖旨給打回去,讓皇帝再考慮考慮,並且提出意見。
但這是明朝,朱元璋直接將宰相制給乾沒了,天下大事幾乎由一人決斷,妥妥的一言堂,中書省根本沒有權利反駁。
聖旨連夜進入中書省,快速審批,蓋章生效。
第二天早朝,便將此事公布於眾,互為監國,每人兩月。
監國,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政治制度,通常是指皇帝外出時,由一重要人物留守宮廷代為處理國事。
曾經的秦朝秦始皇七次出巡,每次都是輪流由幾個兒子監國,以考察處理政務的能力。
不過,這已經是非常久遠的事情了。
聽到這道聖旨,朝堂果然起了軒然大波。
一些迂腐的言官立馬站出來。
批評指著朱元璋這種不尊祖制的行為。
但朱元璋根本不在乎,他是從乞丐翻身做成的皇帝,要是凡事聽這些人的,那還能有今天?
他殺了無數的官員,那也是說殺就殺,眼皮子都不眨一下。
很快,那些跳出來鬧事的言官們被拉出去,仗責後就老實了。
而剩下的大部分官員,也就是象徵性的奉勸兩句就作罷。
畢竟,因為朱允炆現在已經不被看好,卻能在互位監國的順序,排在朱棣之前,這無疑是有優勢的。
已經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他們還能說些什麼呢,只能暗自竊喜。
至於朱棣,聽到這個消息後,起初還有些鬱悶。
不應該是李逍的特區辦成,自己上位麼?
但很快,他就想明白。
是他把父皇想的太簡單了。
那特區的考驗根本就不是針對他的,而只是針對李逍。
特區成,證明自己手上有一個特別之臣,治世之臣,因為有這個籌碼的緣故,自己才能獲得與朱允炆爭一爭的資格。
否則自己有可能一開始就被排除,聖上直接立朱允炆為皇太孫。
因為李逍,當自己上升到父皇心目中的人選之後,真正的考驗才來到了,也就是這場考驗。
歸根結底,還是考驗儲君自己的能力,若是儲君自己沒有能力,手下有再多的能臣也無法駕馭!
「懂了,原來如此。」
此時的朱棣也是面露喜色,接下來,自己只需要在這四個月中的表現,比朱允炆更好一些,那是事情便成了。
武將自不必說,自己手下有張玉、張武、丘福等武將,是自己多年來的得力悍將。
至於文臣,早些日子,李逍便提供過一批人選,解縉、黃淮胡廣、胡儼、楊榮、金幼孜、楊士奇、楊溥、夏原吉、呂震.
這些人當中,有些已經與自己交好,有的還名不見經傳,只是個小人物。
比如那楊士奇現在還是個小小知縣,等輪到自己監國之時,便能提拔上來,為己所用。
現在是五月十七日,還有十三日就是六月,便是朱允炆率先監國之時。
聖旨頒布之後,朱元璋只感覺一身輕鬆,心情大好。
不過他是一個疑心病很重的人。
很快他便私下調度軍隊,在黃山附近集結,保障自己的安全,也防止發生變故。
那裡也即將是朱元璋前去避暑的地點,黃山位於安徽,取自「黃帝之山」之意,是避暑的好去處。
臨近六月,一去避暑,二是離開朝廷。
看看監國成效,一舉兩得。
眼下還剩下十三天,不日便將啟程。
而爭儲的最後一戰,也即將拉開序幕!
東宮。
朱允炆興高采烈的回去,跟呂氏報喜。
「母妃,你知道今日發生了什麼事情麼?皇祖父直接下旨,令我十三日後,掌監國之權!」
第一百八十九聖旨公布,允炆狂喜,三顧茅廬,真香定律,天罡地煞!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