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府原本在八閩諸府之中,並不能排到前列,府城也就是一般般,但從去歲開始李成棟就組織民夫將城池加高五尺,使得城牆達到三丈以上,從一個普通府城的規制,一躍成為邊塞重鎮。現今漳州城高且城牆寬大,城頭上可以並行三輛馬車,清軍修築了大量工事,又準備了足夠的滾木、礌石、火油和箭矢,足以抵擋明軍強烈的攻擊。
此時對於明軍而言,漳州的城牆到是其次,最主要的是城牆外的護城河,護城河寬達三丈,水深一丈,引龍溪水灌入,轉了一圈又流回龍溪。
現在明軍挖掘地道炸城的策略,受阻於護城河,重攻擊,組織強攻,也受制於護城河,就是招降清兵,擾亂清兵軍心的舉動,也因為護城河在,明軍無法正面施壓,而收效不大。
廣京的詔書王彥已經接了,朝廷催促他儘快回京,他最多能拖延半個月的時間,如果不能破城,那就只能交給屬下繼續圍攻,可如果不能拔掉漳州,他即便回京之後也會寢食不安,因為漳州城內不是千把清軍,而是兩萬多人。
眼下王彥要解決漳州,首先就要破掉護城河的防禦,他採納王士琇的建議,當天晚上,便派大將賀珍率領一千士卒,五千民夫,直接在龍溪上游的引水渠上填起一道堤壩,使溪水直接走主道,讓護城河失去了水源。漳州城北高南低,護城沒有了水源,另一方面護城河本身又高出溪水不少,河水繼續從出水渠流走,北面地勢最高的護城河裡的河水很快就會被排乾。
在排水之時,明軍的炮擊並沒有停歇,攻城前的另一個重要準備,就是要拆除城上的火炮。
加上王彥之前帶來的四門紅夷大炮,明軍十三門紅夷炮,俯看全局,其他大火炮也被架設起來,同城上對射。
明軍在城下構築炮陣,豎起木板,最近的炮陣離城牆不過三百步,這樣當然會被清軍擊中,但明軍的紅夷大炮,也能將發現的清軍炮位拆除。
「轟隆隆」的炮聲,在城上城下此起彼伏,城上配備的一窩蜂,火油罐,紛紛被炮彈砸爛。
城上一門火炮,打中城下的一個明軍炮位,立刻就引來三四門紅夷大炮的轟擊,頓時就把清軍的炮位掀飛。
炮擊持續不到一個時辰,城上清軍就徹底啞火,這到不是清軍的火炮都被摧毀,而是因為清軍沒有克制紅夷大炮的手段,李成棟只能讓人先將火炮抬下來。
明軍的炮擊持續一天,十三門紅夷大炮,加上百門各種火炮,打的清兵抬不起頭來。
等到了第二天清晨,清兵正准迎接炮擊之時,城頭上的清兵卻看到了目瞪口呆的一幕,寬廣的護城河居然突然幹了。
在前一天的炮戰之中,清軍的注意都在明軍火炮的身上,並沒有發現水位在下降,現在經過一天一夜,水被放干,所以讓清兵震撼了。
清兵等待的炮擊,也準時到來,只是這次炮擊的同時,無數士卒卻舉著木板,護著萬餘民夫抗著土包,推著獨輪車,瘋狂的向乾枯的護城河奔來。
清軍被火炮壓制,但城上卻依然不斷有箭矢射下,明軍幾人合力舉起大木板,箭矢多被擋住,民夫則輪番上陣,將框裡的泥土倒入護城河。
等到了黃昏之時,北城一段寬二十餘丈的護城河已經被泥土填平。是夜明軍繼續填河,等到天亮之後,才停下來。
此時時間以是隆武三年四月十四日,明軍開始了圍困漳州以來的第一次近前攻城。
軍令一下,忠貞鎮的將士推著各色器械,在火炮弓箭掩護下,蜂擁的沖向漳州北城,被壓制了多日的清軍終於開始反擊。
明軍集中力量攻擊一,雖然炮火之前已經清除了不少城上的工事,但明軍攻擊一面,也利於清兵的防守,加上李成棟將抬下去的火炮又抬上城來,火炮打出的鐵砂,一窩蜂射出的火箭給明軍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一天下來,忠貞鎮損失了將近一千五百人,而且根本沒有取得什麼成效,連城頭都沒登上幾次。
十五日,明軍繼續猛攻,這次由忠武鎮主攻,但李成棟憑著堅固的城防,完備的器械,反而使得明軍多死了五百多人。
於此同時,在地下,明軍與清兵也開始交手,一條條地道,在地下交錯,明軍往裡挖,清軍聽到動靜之後,辨別方向,就往外挖,兩條地道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