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崇禎十七年秋 > 第199章 叛將獻城

第199章 叛將獻城

    清廷在所占之地推行剃髮令,漢民留頭不留髮,這讓南明軍隊面對剃髮之人時,態度變的複雜。

    起初不少被清朝逼迫剃頭的軍民,也遭到了南明官軍的誅殺,使得百姓不剃髮被清廷殺,剃髮了又被明軍殺,根本無法生存。

    彼時隆武皇帝聽聞此訊,大哭曰:「朕無能,陷子民於胡塵,使百姓幾無活路,今詔諭各鎮,行兵所至,不可妄殺,有發為順民,無發為難民也。」

    史載,給事中張家玉監兵入援贛南,「時清兵所至令民剃髮,不從者斬,而明軍遇無發者亦輒殺不問。難民因是多輸牛酒,為間導;明軍咫尺不得虛實,餉、導俱絕。皇帝命至,家玉設小牌,免死,給與難民,歡呼來歸者千百人。」

    南明採取「有發為順民,無法為難民」的策略,與清廷「留髮不留頭」行成鮮明的對照,顯然是更得人心,具有極高的政治智慧。

    王彥對此並無意義,但在對於綠營,他卻覺得因該採取嚴厲的手段,應該與普通百姓分別開來。

    中原王朝,多講仁義,所以李闖、張獻忠數降朝廷,而朝廷卻不殺,因為朝廷覺得流寇也是大明的子民,既要剿也要撫,但李自成之弟李孜,大將田見秀、張鼎、、吳汝義戰敗後,領五千順軍投降滿清,卻立馬被清廷統統殺光。

    潞王、周王、惠王、崇王等十一位親藩,投降清廷,是為了活命,但一到北京,也立馬被清廷斬盡殺絕。

    他們知道自己會死,還會投清嗎?顯然不會,他們之所以投清,是因為他們沒有看到清廷與中原漢家王朝的不同,漢家王朝博大,講信義,但滿清卻根本不講著一套,招你時可以說的天花亂墜,殺你時也可以隨便安插一個罪名,根本沒有信譽可言。

    天下板蕩,人心思定,光靠仁政沒有用,在亂世之中,兇狠殘暴的手段,往往卻更能震懾人心。

    王彥認為對待自己人要寬厚仁慈,但對待清廷占領下的地區,卻要視情況而定,眼前的六千綠營,如果王彥將他們放歸,他們或許會感謝王彥的恩德,但當清兵再次脅迫之時,他們必然還是會拿起刀槍同明軍戰鬥。


    因為這天下間能捨身取義、殺身成仁者,畢竟只是少數,多數之人都是將自身生死看得比道義要重,所以除了恩德,王彥還要讓他們知道為清廷效命的恐怖後果。

    岳州城外堆起的屍山,就是給城內綠營的一個警告,而六千剪辮之後的綠營,王彥則豪不手軟的敦促他們打造攻城的器械,稍有怠慢,立馬軍棍伺候。

    王彥將他們編為仆營,只有殺敵立功,或是滿役三年,才能擺脫身份,然後決定恢復自由之身,還是編入正軍之中,享受明軍的待遇,而在此之前,就只能做苦力和沖當炮灰。

    岳州城內,祖可法讓屬下堵死岳州城門,想要死守,但守城的綠營卻與他不是一條心。

    岳州副將馬蛟麟在清兵南下時,開城獻了岳州,他沒有膽氣為大明死戰,自然也不可能為清廷去效死。

    這時他看著城外的綠營降兵,在林間伐木砍樹,打造著各種攻城器械,衝車、雲梯,樣樣俱全,隨更加堅定了他的反正之心。

    城內有此等想法的並非只有他一人,他手下幾名千戶,早在暗中商議,如果他不帶著他們干,便直接把他弄死,而後在去抓祖可法獻城。

    這時馬蛟麟與幾名手下聚在一起,一名千戶便開門見山道:「將軍,眼下局勢如此,兄弟都沒有戰心,您以為該如何是好?」

    馬蛟麟對幾名手下都十分了解,平日裡欺壓良善,要打仗便縮在後面,從來不肯為誰拼命,現在一起來尋他,除了計劃獻城,還能有什麼其他的事呢?不過這樣一來也好,省得他再去說服,於是他便直接說道:「某等本來就是明軍,投降了做清廷的將軍,反正了便做回大明的將軍,一來一回,功過相抵,兄弟們還是跟某吃香喝辣,不受損失。」

    「哈哈~」幾名千戶聽完,頓時齊聲大笑,顯然馬蛟麟之語,深得幾人之心。

    岳州城內本來有一萬守軍,但昨天跑了兩千,帶頭的是英親王阿濟格家的包衣奴才,現在城中便只剩八千綠營,其中一小半是都是馬蛟麟的屬下,他要發動叛亂,簡直易如反掌。

    清將張應祥勸祖可法不聽後,見他又要堵住城門,心裡大驚,不由



  
話淒涼推薦:  
隨機推薦:  女神的超級贅婿  四重分裂  只有我能用召喚術  我有一座隨身農場  我在大唐賣燒烤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崇禎十七年秋"
360搜"崇禎十七年秋"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