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東宮太子府上,當今大宋最得勢的六人與太子趙桓圍坐在一堂,他們繼續商討如何處理趙構的事情。畢竟,趙構對於他們而言,在朝堂上沒有多大的危險,不過軍中還是有不小的威脅,想盡一切方法將他的兵權除去。
「太子,以臣之見,廣平郡王對我們沒有任何的威脅,也無法涉足我等的利益,不足為慮。再說,皇上的態度也明顯了,他沉默不語,兩不相幫,朝中勢力皆是我等之人,以他一人之力又如何與我們相鬥?」
太子趙桓沉聲道:「王相所說之言不無道理,不過父皇那日在朝中卻公然與維護老九,只怕父皇留有一手,我們不得不防著點。若是被他趁勢在朝中穩住腳跟,再想將他清除出朝中,只怕難上加難了。」
趙桓所說的王相,乃是少宰王黼,開封府祥符縣人,字將明,原名甫,賜改為黼。蔡京倒台後,王黼便代蔡京執政,偽順民心,也是沽名釣譽之人,以權謀私。
「回稟太子,臣以為王相說的也是正理。」朱勔躬身回道,「如今,朝中勢力大半都是我們的人,郡王想要插足其中,只怕沒有任何的機會,太子殿下多慮了。」
其他人也隨聲附和,太子趙桓嘆道:「希望如此!」
雖然朝中大半的朝臣都是自己的人,趙桓還是有些擔憂,卻又說不出所以然來。趙桓又見時辰已晚便讓眾人都回去了,其他幾人都告辭離去,唯有高俅一人留在府中。
李彥早早地離去,他是皇宮的太監總管,宮中事務較多,此次前來也不過是片刻時間,不敢多做逗留,以免被宋徽宗發現他擅離職守,故而他是第一個回宮之人,其他人則沒有那麼著急。
趙桓留下高俅的原因,也不過是他在剛剛的密議中沒有發表任何的言論,沉聲道:「高太尉,你的建議又是什麼?」
高俅知道趙桓留下自己一人,心知他會詢問這個事情,直接了當的回道:「王相所言極是,不過廣平郡王的能力的確需要小心為上。以他的年紀就取得如此成就,只怕開國以來都未曾有過的事情。」
「雖然皇上的態度模擬兩可,不過依臣之見還是謹慎對待。畢竟,這些時日以來,皇上作壁上觀,任由太子在朝中安插眼線,就連一些機構都有我們的人,這些事情想必皇上是看在眼裡,卻不動聲色,只怕要是東窗事發,一切都功虧一簣了。」
太子趙桓緊鎖眉頭,道:「太尉的意思,父皇是知道,卻沒有行動,只怕另有目的?」
「不錯!」高俅沉聲道,「當今皇上的想法,不是我們能夠揣度的,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以目前廣平郡王的處境,只怕他想要弄出一點動靜也沒有辦法,任何提議都不會通過,要知道朝中重要的機構都是由我們把持,朝中的大臣也是跟隨著太子的腳步,料想他們不會臨陣倒戈。」
趙桓道:「那這麼說,老九的事情我們暫時不必擔心了?」
高俅回道:「回稟太子,臣的建議是暫時不必與他敵對,要是做得太過,適得其反,只怕引起皇上的忌諱。但是,廣平郡王那邊的動向我們要摸清楚,知根知底才有勝算。」
趙桓點點頭,道:「本宮知道了!」
「臣,告辭!」高俅轉身離去,他又深深地看了一眼沉思的太子趙桓,默默地想道:「當今皇上的心思不是我們能猜得到,不像表面上那麼簡單!唉!……與他合作不知是好是壞?」
高俅低頭沉思不語,卻又無可奈何,事情已經發展到這樣的地步,想要全身而退只怕不可能了。經過這些時日的相處,太子趙桓的能力高俅還是看得出來,就算是當今皇上的態度他也知一二,唯獨趙構的行動讓他有些摸不著頭腦。
太子趙桓回到府中,輾轉難眠,他也不是笨人,生活在宮中,終日過著爭權奪利的日子,豈能不明白高俅說的話中意思。即使趙構眼下對自己沒有太大的威脅,不過養虎為患,還是需要提防。
次日,早朝!
群臣紛紛前來,就連趙構也穿戴整齊的出現在朝堂上,宋徽宗趙佶龍行虎步的前來,眾人齊聲高呼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趙佶端坐在龍椅上,威嚴的說道:「愛卿平身!」
大太監李彥上前喝道:「有本奏來,無本退朝!」
「啟奏皇上,臣有本要
第205章 神運昭功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