銃打著了,結果等滿清騎兵進入射程時,明末步兵只能眼睜睜的換上肉搏武器等待死亡的降臨……
明末時期明軍的火器化部隊不如滿清部隊不是武器的問題,而是軍隊體制和士氣素質的問題,再好的武器,也需要士兵去操作使用才能發揮出威力。
這一點在後來的鴉片戰爭中更是體現的淋漓盡致,後世人普遍認為滿清是擺在了火器不夠犀利的問題上,殊不知,鴉片戰爭時期的清軍綠營火槍配備率達到了驚人的百分之八十,沿海地區幾乎所有的一線綠營士兵人手一把保養良好的鳥銃!
鴉片戰爭時期連英國人都感嘆,火槍對射中,他們的步兵絲毫占不了優勢,清軍的火槍手實在是太多了……
然而,英法聯軍只需要一個刺刀衝鋒,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清軍敗在了爛到骨子裡,而不是武器上的劣勢!
歷史上相似的一幕,似乎要在這場被稱為莫濟里戰役中的決戰中重演,在波蘭軍官聲嘶力竭不要開火的口令下,沒等太平軍精銳火槍手進入百米距離,第一線的數千波蘭火槍手就噼里啪啦的如同放鞭炮一般打出了熱鬧的『自由射擊』模式。
最初僅僅只有少數幾人擦槍走火,可惜,在這種緊張的時刻里,火槍擊發的聲響就如同發令槍一般,引出了一片槍聲……
於是,傷亡輕微的太平軍火槍線列,輕易拉近了敵我之間的作戰距離!
感謝海鷹滙豐打賞100幣
132 士兵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