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明白了,讓谷水和洛水上的車船,退到黃河幹道的柏崖倉去。。
另外傳令魯陽關和方城山,讓山南東道兵和荊南水師,就地解散各自返回駐地去。。
做一個合格的權臣,就是麻煩,連例行的覲見天子,都要準備籌劃再三,好在基本沒有用到的機會。
左右龍武統軍,從二品太子少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麗正殿大學士,上柱國,太尉,大司空,兩太一老同身,算是開過以來,破天荒的先例了。
對,就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而不是通常的同中書門下三品,也就是通常意義上的大相。
既不是節度使加檢校省台的使相,也不是諸僕射,左右丞的宰臣之屬,或是六部九寺本職,加參知政事的宰輔官;更非加同中書門下三品的諸班相公所比,或是比同相公,卻沒有實權形同退休榮養的三孤三少以及勛臣散官的頭品次品。
而是與中書令和門下侍中,這兩省首長比肩的,理論上獨斷內外的頭班大相。
再加上身兼內樞密使,文武兩班大權一肩挑,人臣之極至,只有開國初極個別的勛臣之首,才出現過的榮勛。
其他就一般了,分別追贈三代正三品金紫光祿大夫從二品特進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嫡長子蔭銀青光祿大夫雲麾將軍,餘子蔭太中大夫中大夫中散大夫朝儀大夫各六人,游騎游擊將軍各四人,左右夫人並諸幐妾各進一品,賜女官銜二十五。
北苑園林一所,龍首山別莊一處,渭南田莊二十傾。
加賜宮帛一萬,絹絲十萬,大小綾羅二十五萬,金玉賞玩十車,珍珠十斛,御覽書寶二十冊,經史子集並大小藏六萬卷,。。。其餘起居器具冠帶食用藥材等賜物數不勝數。
散進從二品鎮軍大將軍。嶺西大都護,增食邑四萬戶,實受一萬戶;增爵涼國公,令食嶺西;增光海郡公,令食南海諸邑。
當然對我來說其他都是虛的,最關鍵的是令食嶺西和令食南海這兩條,為了將詔書上原本嶺西和南海,後面多出來的幾個字,我沒少煞費苦心,因為這也可以說是子孫經營萬代的根本法統和大義。
當然對於我個人的私心。朝堂中其實並不缺少明白人。或者說他們不在乎也不願意去理會,其中所代表的的含義和價值,只要能將我身後的影響力打發的遠遠,給他們讓出足夠的競爭空間。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我身後的政治遺產和繼承權將一分作三。既留在京師繼承贏國公和大多數職銜產業的本家。和分別經營南海嶺西新拓之地的兩大支系。
那是何等宏偉和遼闊的疆土,這些土地上生活臣民百姓,種類和數量又是何其之多。
然後是
每月例行的朔望朝會。我已經穿上了代表二品正身,八旒七章的冕服,綴以金縷龜袋,金飾玉劍,水蒼佩,紫授玉帶等,在一眾防閣清道駕士杖手的簇擁下,在蒙蒙發白的天光中,走進了洛陽大內的應天門。
隨著鼓吹官和奏傳使的唱報聲,緩步升階而上,一大群朱紫青藍的服色,大氣不敢出的緊攝其後。
在一眾維持朝儀綱常的執金吾和殿中御史的灼灼目光下,站到了龍蟠御階的右首之上。眾所矚目中,
看著一張張陌生或是熟悉的面孔,以及浮動在上面的敬畏和恭順,狂熱和仰慕,期望和憧憬,以及其中潛藏著的無數羨慕妒忌恨,空虛寂寞冷,或是喜大普奔之類的各種複雜情緒,
能夠站在我身邊的宰相和樞密們,不過是左七右六,共計是十三個資序,除掉養病在家和在外暫時空缺,正常能到場的只有左六右四的十位,可以說個個資深老成之輩,
但無論是誰年紀都比我大出一截去,但是哪怕鬚髮都已經花白,臉上皺紋如溝壑,卻只能屈居在我的側後半步的距離上,等待我先發話後,才能開口。
這就是所謂構成一個龐大王朝統治秩序的禮法和體統。與我平身的不過是中書令李梘和侍中崔渙,這兩省首長
第八百二十一章 相見時難別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