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莫名變得香氣誘人起來。
不過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戰爭非同小可,需要從長計議。
隨即,太子開口問道。
「中策為何?」
聽到聲音,蘇長歌繼續講道:「中策同樣為緩解之策,但卻要麻煩許多。」
「佃農反抗的源頭,在於吃不飽飯。」
「正因如此。」
「只要找些事讓佃農來做,使其勞有所得,二餐飽腹,衣能蔽體即可。」
蘇長歌出聲說道。
其實就是改變佃農的價值屬性,將他從田地上變成手工業或服務
業者。
簡而言之。
內部消化多餘人口。
給佃農提供工作崗位,就業機會。
沒有田產。
替人種地又吃不飽飯。
那就讓這群人進工坊,或者是做小廝、跑腿等,使他們不靠種地也能養活自身。
不過,中策最難的地方就在於。
這個時代沒有工業。
能夠吸納佃農的行業太少,跟佃農人數相比就是小巫見大巫。
但是,蘇長歌正是知道這點,所以才故意提出來,為的就是讓老皇帝去推動手工業,提高士農工商中工者的待遇。
而此時,聽到這番話。
老皇帝眉頭微蹙。
如蘇長歌所預想的那樣,開口問道:「佃農之數,遠超工者。」
「朕何以尋如此多事讓佃農來做?」
換而言之。
我上那創造那麼多就業崗位。
聞言,蘇長歌微微一笑。
他就在這等著。
「男以耕田為生,女以織布為生。」
「敢問陛下,在這皇都之內,可有幾人靠耕田、織布為生?」
「臣以為,應當放寬對商業的管控,鼓勵百姓經商,嚴厲打擊囤貨居奇、壟斷等商人,但對正常商人放寬,同時向商人徵收商稅,以此來充盈國庫。」
「並且制定律法。」
「保障商人和工人的權益。」
「擬定工人最低酬勞,僅比種地收益低些許即可。」
「而商人只要依法經商,朝廷不究。」
「此外,可在六部之外增設商部,管制天下商品買賣的定價、秩序等事宜。」
蘇長歌開口,侃侃而談。
工人的酬勞為何要比農戶低,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有人種田。
農民也不是傻子。
若是耕地賺的錢少,誰願意耕地?
但現實是,如果不想辦法提高耕地的產量,就必須保證耕地的面積。
否則糧食不夠吃。
那才是問題。
當然,現在還不用擔心這點。
大晉的土地,遠可以承載更多的人口,只需要巧妙的資源再分配就行。
也就是從握有九成資源的那一成人手裡,把資源向下傾斜,讓資源流向中間和底層的階級,使他們能夠勉強溫飽。
此時,伴隨蘇長歌的聲音落下。
老皇帝和太子若有所思。
但與下策的簡單粗暴不同,中策確實需要花很多心思去想。
而且操作起來也很麻煩。
不過勝在安穩,戰爭會動搖國本,但放寬商業卻不會。
心念至此。
兩人深深的望了眼蘇長歌。
什麼叫治世之能臣。
這就是!
三言兩語就敲定了兩條安國之策。
老皇帝和太子有種預感。
僅僅只是按蘇長歌這兩條去做,大晉江山就起碼能多延續數百上千年。
跟前朝相比,國祚綿長,興盛無比!
兩父子心中如此想著。
不由期待起上策來了。
下策和中策都如此令人讚嘆,那上策豈不是更為了得?
「上策是何?還請蘇先生賜教。」
太子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