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其中過半都是填充進來的降兵,戰鬥力比起原來並沒有多少增強……
戰鬥中對鐵甲的損耗率是極高的,因此即便加上戰利品,李察也僅僅維持住了原本第一野戰團全員鐵甲的配備率。
為了儘可能維持第一野戰團主力的戰鬥力,填入的降兵全都是原本尉遲英哲手下最精銳的前鋒精銳鐵甲兵,其他降兵則都填入第二第三野戰團。
因此擴編後的三個野戰團戰力差距跟戰前一樣大。
第二第三野戰團比起地方衛戍部隊也就略微高出一線,並且因為鐵甲都儘可能配給第一野戰團,披甲率仍是原本的不足一成……
不過因為三個野戰團的兵力基數變大,實際上李察麾下的鐵甲數量還是增加了不少。
只不過基數變大的前提下,披甲率沒有提升罷了。
尉遲英哲貢獻的大量精銳鐵甲兵,讓戰損很大的第一野戰團勉強維持住了相當於唐朝野戰部隊的戰鬥力平均水準。
只要進行一段時間的整頓就能拉上戰場。
三個野戰團的擴編和大量新的衛戍野戰團的編制出現,讓李察原本只有一個野戰軍團的編制變得不再適用。
在三個野戰團整編的同時,李察在建制上將三個野戰團單獨變為第一野戰軍團。
而其他在地方擔任衛戍部隊性質的野戰團則統一編制為守備軍團。
如此一來,守備軍團和第一野戰軍團就會拆分開來,守備軍團和巡捕房不同,只屬於李察管控的中央內閣,保持了中央對地方的軍事管控力。
與此同時,李察開始籌建專門管理守備軍團和野戰軍團的陸軍部,當然,陸軍部和內閣一樣,是直接對李察負責的。
兵部大臣韓立從內閣中移除,進入陸軍部任職副部長,龍立果這個元老也進入陸軍部擔任副部長,陸軍部部長自然是李察親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