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穆縱然神姿天縱,但所率皆是新兵,能有這樣的戰績,便是不拘於常形。
所謂用勇不如用智。
既然我們沒有項王那攻破一切的勇力,那這般硬拼,想必不是良策。
自古以來戰役大破敵軍者,無論形勢何為,歸根結底便是下列幾種情況。
一是斷糧!
糧是軍之膽,沒了糧草就算是神廟軍和敢戰士亦將無力。
昔年秦國白起每每殲滅諸國大軍,便是以糧草之計。
最後敗在我先祖武公手中,也是因為武公能聯結諸國,眾志成城,得到無數的糧草,白起疲敵之計失效,只能敗退。
二是反間!
這世上從無永不陷落的堅城,縱然是昔年能擋諸國兵鋒的函谷關亦有攻破之日。
戰國時,戰國有名將李牧廉頗,皆被反間計所殺人心中的成見和懷疑是一座大山,永遠不會消除。
幽州軍驍勇異常,不能大勝。
但須知一軍在將不在兵,一國在主不在臣。
士卒再驍勇,主將不行,依舊是死而已。
殺萬人,不如一言之力。
既然戰陣之上,想要大勝不易,君等當再思良策,使幽州內生齟齬,轟然而塌。
到那時我軍齊聲大作,踏破幽州。」
洛燕話音落下,眾人便知道了他的意思。
公孫瓚和劉虞有了防備,正面打可能損失太大,那就用盤外招。
誰說奪取天下一定要真刀真槍的?
沮授二人盤算了一下後說道:「主公,此番進攻幽州,我軍所備糧草,足以供二十萬大軍半年所需。
今年河北豐收,待秋季收割後,還有更多的糧草可以供應。
以幽州的產出,是絕對不可能和我軍相比糧草的。
莫看幽州不過十萬軍,絕對是幽州軍的糧草先耗盡。
待那時,便是出擊的戰機所在。」
荀諶微微皺眉道:「不能這麼計算。
我軍糧草雖多,但畢竟遠道而來,一路之上人吃馬嚼,損耗頗大。
幽州薊城就在身後,補充糧草更加容易,而且幽州大族同樣頗有資財,不容小覷。
真拼到糧草耗盡的那一刻,不明智。」
沮授準備以本傷人,以河北的錢糧將幽州拖死。
荀諶這話就是典型的穩健型建議,目前的河北不一定能在遠征的情況下將幽州拖死。
糧草拼到耗盡的風險太大,那不是如今的河北所應當做的。
二人所說的都有道理,關鍵就在於袁紹的決斷。
袁紹思來想去緩緩道:「先在此與公孫瓚對峙,挑撥公孫瓚與劉虞關係,另外去接觸那些願意與我河北交好的幽州世家。
這偌大的幽州,定然有願意棄暗投明,投入我袁紹麾下的英傑。
有識之士想必都能夠看出,公孫瓚是必敗的,許諾要慷慨一些,最先投奔的應該有足夠的好處才是。
諸位都下去吧,子燕留一下。」
對峙期間分兩種情況,一種就是閉城自守,彼此之間消耗錢糧。
另外一種便是雖然沒有大戰,但是卻化整為零,互相刺探敵情,然後斷絕各種糧草和信息。
眾人皆領命步出營帳,袁紹便問道:「子燕,剛才見你在皺眉,我軍難道是還有什麼問題嗎?」
洛燕便將自己剛才所想到的問題說與袁紹,又為袁紹講解三駕馬車的理論。
袁紹聽的神采奕奕,又想到洛燕剛剛的問題,一時間頗為頭疼。
不禁微微感慨道:「河北有戰將千員,卻沒有一個能統率所有戰將的統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