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武在聽到這些後,同樣認為如果晁公武在燕京考取文士做官,足以讓燕京在讀書人心中,獲得更大的影響力:
「晁補之是大名鼎鼎的蘇門四學士之一,如果他的侄子在燕京做官的消息傳出,整個大宋的讀書人,都會受到震動。」
「晁公武加入燕京,背後意義極大!」
對這件事極為重視,朱武甚至還擔心,晁公武無法被錄取。想到他的父親和堂伯都是著名詩人,朱武向王倫道:
「去年考試有關詩賦的只有貼經,沒有讓考生自己寫。」
「以至於結果出來後,有人嘲笑燕京的文士不會寫詩賦。」
「我打算在複試中再加一科,先生以為如何?」
聽出朱武的意思,王倫道:
「新加入的科目,是要考詩賦嗎?」
「宋國在詩賦上也是時考時廢,不應過於重視!」
朱武對詩賦同樣不怎麼看重,但他卻知道是否能作詩賦是衡量文人的重要標準之一。如果燕京的文士都不會詩賦,一定會受到許多文人鄙視。改變這種鄙視最根本的辦法,就是讓一些文士,能夠吟詩作賦。
所以,朱武在仔細考慮後,向王倫道:
「前唐有明字科,主要是考《說文》、《字林》。」
「我打算在試題中增加音韻,把詩賦的寫作納入其中。」
「同樣取一百人,和其它四科地位相當!」
將明字科的事情定下,朱武認為明字科即使在實務上不如明法科、明算科,也能在翰林院、報館等機構任職,在需要詩賦時,有他們發揮的地方。
有了這一科後,如果再有人嘲笑燕京的文士不會寫詩賦,就可以讓明字科出身的文士,去和他們較量。晁公武這樣出身詩詞名家的讀書人,應該能夠考上。
就這樣,在朱武和王倫的商議下,燕京的這次文試,又增加了明字科。錄取人數也相應增加了一百人,讓那些把握不大的學子,考慮要不要考明字科。尤其是那些擅長詩賦、卻在燕京毫無用處的,更是下決心參加明字科,一展自身所學。
將文試的事情定下,朱武又喚來林沖,詢問他武試的事情。燕京的武試源自泰岳爭鋒,一向只看重武力。在林沖提到一些擅長的兵法的學子頗有怨言後,朱武決定在武試中增加兵法科,增設許貫忠為副主考官,負責兵法考試。
兵法科的武士,對武功的要求降低,只需要在弓馬上通過初試,便不用參與比試。主要是培養參謀人才,作為文職軍官。
如此,文武考試都增加了科目,錄取人數也有所增加,一眾赴試考生,都是歡呼雀躍。岳飛、貢祖文等人來到時,見到的就是這個景象。
聽到兵法科的設立,讓貢祖文極為欣喜。雖然這幾日他在周侗的指點後進展極大,但是和岳飛、王貴等自幼學習武藝的人,還是有很大差距。如今燕京武試中增加兵法科,對他這個自幼飽讀詩書的人來說,實在是一大喜事。
所以,在聽到武試中設立兵法科後,貢祖文當即就決定,在武試中報考兵法科,實現自己文武兼備、同時成為文士武士的夢想。
至於岳飛,雖然對自己的武功極有信心,但是對兵法科,同樣極為欣喜。他在周侗教導下學得一身兵法武藝,甚至對於兵法,更加精通擅長。如今有機會在兵法上一展所學,仍是年輕人的岳飛,如何能不興奮。
而且,對於文試中新增的明字科,岳飛同樣是頗有信心。他的家境貧寒,除了兵法之外讀過的書並不多,但是因為在讀書時極為用心,他在文字基礎上,不亞於專注文事的讀書人。
同時,出於對讀書人的羨慕,岳飛在詩詞歌賦上下過苦功。明字科考察的文字和詩賦,都是他所擅長的。
是以,岳飛在見到文試中增加明字科,其他學子和自己都是同時準備後,決定在文試上專注於明字科,考取此科文士。
剛到燕京就得知這個好消息,幾人頗為振奮。在周侗的兒子周雲清安排下,在燕京安頓下來。
一直在關注周侗等人的蹤跡,朱武在他們抵達燕京後,便已得知此事。雖然他想要請周侗等人來見,卻因為岳飛要參加考試,暫且忍了下來。打算在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