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火葬的行為。全村都沒幾個例子,就顯得你家裡的人比較顯眼是吧。
張家林在一旁不這麼認為,那時候每個村子都是駐村的工作人員,查的那麼嚴,有時候火葬也是迫不得已。
而且這種在職的,不管是正式工還是臨時工,沒人舉報還好,一旦被人舉報了就真的是前程全無了。
剛剛張虎說的臨時工不穩定,放在張慶軍身上不更得小心謹慎了,這個職位再怎麼養不活家裡人,他工作了這麼些年,人脈什麼的多少還是有的。
在工資上可能顯示不出來什麼,但是家裡人做個小生意,或者他自己參個股私下裡做點小生意之類的肯定是沒問題。
單位里和單位外面再怎麼說它還是不一樣,別的不說,單單各種各樣的補貼,張家林養豬的時候跑過,張虎種地的時候跑過,補貼這回事還不明白怎麼回事嗎?
很多東西是不能從表面上看的,誠然,家裡困難的話考臨時工一時半會的看不出什麼效益來,現在更是各種考核和背鍋。
但是這個工作如果真的是那麼不好的話,為什麼一直都在不停的變動。
大多人都在講究穩定不假,但是在滄河這樣的小縣城裡,有的時候單位臨時工不僅僅是養家餬口,更多的是一張門票。
再怎麼轉不了正,工作辛苦,但隨著社會的逐漸發展,每個單位的編制人數都在固定化和縮小化,幹活的一直都是那些人。
有些例子不僅僅只能考慮未來,還要去想一想過去,查一查歷史。存在即為道理,張虎口口聲聲的說張慶軍養家餬口都困難,可現在不還是市里有房,村子裡有新房。
那些嘴上說著艱難不好做,工資低的,你要看他在和誰比較,是建立在什麼樣的前提之下。
反過來再說這個叩拜菩薩的事情,不管是不是背後有人想做些什麼,但眼前的問題還是在於要怎麼解決它。(本章完)
第90章 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