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
從提拔人選,到向皇帝討要軍餉,以及與清軍對峙,都做的井井有條。
為此多鐸因為洪承疇的應對,導致清軍戰敗,還被皇太極剝奪親王的爵位,降為郡王。
再加上此時的吳三桂更是大量訓練士卒,頗有些手段。
不像以前的將軍一樣任人唯親,而是挑選青壯派且有能力的官軍,麾下士卒也多是青壯派。
大家敢打敢殺,雖然沒有恢復老關寧軍的威力,但相較之前,也有了極大的進步。
要不然吳三桂也不敢屢次與清軍進行野戰。
明軍也有了極大的進步。
唐通每天都站在松山大營的箭樓上,觀察清軍,他發現清軍越來越懶散了。
不知道是不是故意表現出來的。
但總歸大帥要明清在這場戰事當中進行長久的消耗,而他作為洪總督的心腹,也曉得楊嗣昌鼓動皇帝去和清廷假議和,為他們爭取更多的時間。
唐通相信,這背後未嘗沒有大帥的努力。
大明可以東湊一點西湊一點,支援寧錦防線,但是皇太極就極為難受了。
其實唐通也有些膩味了,在前線待著如此長的時間。
有家卷的士卒都盼望著想要回家去。
別說清軍鬆懈了,明軍也越發的鬆懈了。
明末這些武將都極有個性。
雖然左良玉的人馬是整個大明軍紀最不好的。
但左良玉本人是一個極為自律的人,不好色,不貪財,時不時的鍛煉自身武力。
軍中的營雞都是給手下的士卒享受的,劫掠的錢財,也多是分給下面的人。
無論是原本的官軍還是投效來的起義軍積賊,全都被他給主動腐化了。
所以他麾下的士卒日子都過的極為逍遙,耍錢,玩女人,吃肉喝酒。
誰能抵擋住左大帥的「腐蝕」?
畢竟大明還欠他們的餉錢。
所以他們不可避免的成為了「左家軍」。
他們只聽左大帥的話,而大明皇帝的話算個屁啊!
左良玉麾下軍閥化的極為明顯。
唯一的壞處就是手底下的士卒將校多養成了跋扈的脾氣,動不動就拔刀殺人。
大多數隻想著過今天的快活日子。
至於明天,等明天醒了再說。
以至於左良玉年老後,都無法控制自己麾下的將校。
皇太極在盛京處理寵妃葬禮,順便修養身體。
但前方的清軍又如同先前多爾袞一樣帶領似的了,開始摸魚。
畢竟清軍「明軍化」那可是極快的。
這些八旗老爺們的底子本就因為皇太極的政策,混進了許多蒙古人和漢人。
所謂學好不容易,學壞一出熘。
入關腐化的就更快了,現在也早就出現了苗頭。
只不過有皇太極這個頗有手腕的皇帝在,問題出現的不是很明顯。
清軍他們都習慣賺快錢了!
在松山前線這圍著明軍,也就是每天聽聽炮響。
他們回不了家與家人團聚,也搶不到什麼東西,皇太極又因為女人的事撂下大軍返回。
在多爾袞等人的宣傳下,士卒自然是頗有些怨言。
別看豪格與多鐸二人之間明面上不對付,但背地裡也都勾肩搭背的。
反倒是多鐸年長之後,與多爾袞的關係並不像是親兄弟一樣了。
兩個人勾搭在一起,在多爾袞背後使絆子。
如今的滿清不僅僅是皇太極與諸位兄弟相爭,拋除皇太極,他們內部也有各種各樣的小團體。
爭鬥這種事是不可避免的。
等清軍得知明軍送來不少錢糧眼睛都亮了,他們想要打下松山的願望就變得越發的迫切起來。
但主將就是不下令,濟爾哈朗與多爾袞也沒法下令。
清軍本就不擅長攻打堅城的戰術。
這麼多年也沒什麼長進,更不願意讓自己旗內的旗丁損失慘重。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