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方也會被卡住。
「洞口在那裡,我們快點出發吧。」陳涵說道。
奮鬥1號現在開始跟隨雪茄型飛行器,和之前剛好相反,有這個小型潛艇跟著陳涵倒是又可以對外聯絡了,他的平板上能夠接收小潛艇拍攝的畫面。
海底還真的是死寂一片,沒有任何動靜。
「我記得洞口就是沿著這條海溝,具體在什麼位置記不清了,這裡的環境都長得差不多,需要找一找。」萊塞塔說道。
陳涵通過平板看到外面的監控,點點頭表示同意。
於是雪茄型飛行器開始在前方開道,後面跟著一艘小型潛水艇。
大小和雪茄型飛行器差不多,但是要比雪茄型飛行器更長,這顯然也是參考雪茄型飛行器製造。
在下海之前,製造潛水艇的部門就知道他們這次深海探險可能會進入一些洞穴,這個洞穴的直徑必須要按照雪茄型飛行器的直徑製造。
蜥蜴人基地的很多情報,在華國的某個層面基本都已經共享了,所以現在這艘小潛艇依舊可以工作。
而且小潛艇奮鬥者1號前進一段距離就會拋下一些小球。
這些小球其實是通訊球,經過無數服用智慧藥的科學家努力研發,在海底也能組建一層通訊網絡。
這些小球其實就相當於地表的信號塔,只不過傳播的距離短了很多,工作的時間也依靠裡面的電池,無法持久供電只能短期使用。
但對現在的海底探索來說就非常有利了。
只要在整個海溝中都鋪滿通訊球,那在這裡的通訊和地面其實是沒有多大延遲的。
奮鬥者號就成了一個超級信號中轉站,而海底和海面1萬米距離,用的又是有線網絡,最大效率讓信號可以傳播。
華國經過這幾個月的快速發展,在科技上很多領域已經悄悄領先全球。
比如現在眾人頭頂用的衛星,就是特殊產物,信號更加強勁,監控能力也更加清晰。
從海底到海面商船,這裡又是一個信號中轉站,然後商船到了衛星,這就是普通的信號傳播了。
這都是非常成熟的技術,此時京城的會議室內,一群老人老奶奶就在現場直播觀看百慕達深海發生的探索。
陳涵在平板上看到的內容,在會議室內,所有人都能夠看到。
主持的人卻並不是孟德力,而是另一位老人。
這也是一個副職領導,上次有個領導因為甘福的關係去坐了冷板凳,現在另一個領導扛起了海底探索的任務,他和陳涵沒那麼親密,甚至代表的完全是另一派觀點。
如果說孟德力和諸多斗音上線的院士代表的是支持陳涵的人,那這位領導就是對陳涵保持一定距離的人。
讓一個集體完全信任陳涵是不可能的,陳涵掌握了這麼多核心科技,任誰也不會放心,所以這樣中立不親近陳涵的小集團永遠也不會消失,只是不確定他們什麼時候會跳出來。
這次海底探索,剛好是個好機會,他們便跳了出來。
陳涵掌握核心科技,但能夠超過外星人嗎?
很多領導是覺得不可能的,看看陳涵擔心外星人擔心成什麼樣了,陳涵擔心的就是他們需要的。
和陳涵個人的想法一樣,這些人更加想得到外星科技,而且是不依靠陳涵獲得這些東西。
要是讓反對陳涵的人掌握了外星人的城市級飛船,那陳涵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這些事都是在背後悄悄發生的,陳涵是一點消息都沒有收到。
看著奮鬥號在海底找到基地,奮鬥一號跟隨陳涵,奮鬥2號鋪設其他空白區域通訊,一切都在想著好的方向發展。
只要外星基地真的在奮鬥號腳下,他們一定會不惜代價將這篇區域開發出來,尋找到通往地下的道路。
在玄幻或者洪荒小說里,外星人的飛船那可就是天材地寶即將出世,在仙俠世界地下的外星人飛船,估計就是神器裝備。
沒有人會不動心。
陳涵在雪茄型飛行器裡面,並不知道整個計劃其實都在被遠程指揮。
當然這些指揮的人也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