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就是消化戰果,靜看公孫瓚與劉虞相鬥。
常威這一手來得太快,太猛,震驚天下。
完全讓人連反應的時間都沒有,半個幽州就落在了他的手中。
能說他做得不對嗎?名正言順的事,誰又能挑出半點毛病。
事情到了現在,東漢的發展軌跡已經發生了偏移。
不過總體而言,漢朝還沒到烽煙四起的程度。
漢朝岌岌可危之際,有一個人站了出來。
那就是袁紹。
討董賊繳文由他而發,天下響應。
原本這事常威是想自己來弄的。
但如果是他發檄文的話,估計沒多少人會買賬。
說到底就是他名望不夠,這檄文可以是漢室宗親去發,如劉虞,或者別人。
也可以是門生故吏遍天下的袁家來發。
其他人發大概率是沒效果,或者效果達不到天下響應的程度。
名望是個好東西,可惜常威還沒達到那個層次。
所以也就放棄這一想法,安心成為討董中的一員諸侯。
不過響應是一回事,能不能去又是另一回事。
他待的地方是遼東,要是派兵前往必定要從幽州過,或者從邊關繞路,換句話說就是要橫穿幽州腹地。
帶兵前往的那種,劉虞能放心讓他過?
畢竟他快速拿下遼東的事跡還歷歷在目,誰也不敢保證他會不會再次把另一半幽州給拿下。
就憑漁陽郡駐守的大量兵馬就可以看出來,劉虞對他忌憚到了何種程度。
幽州如此,其它地方也差不多。
這就出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君子協定。
凡討董聯軍,在作戰期間不得向外動兵,若有不從者,共擊之。
在講究忠義誠信的漢朝,這一協定只要應了,那就不得反毀,不然再想做什麼事就別想了。
沒有信譽的人,文臣武將也不會來投,就是強迫也不見得會有人加入。
原本這個檄文常威是不想應的,可又想去見見天下英傑。
如那虎牢關下三英戰呂布,溫酒斬華雄。
吾有上將潘鳳。
這都是經典,除此之外這還是一個絕佳的露臉機會,更是揚名的機會。
說白了就是去搏名望,讓天下有志之士認識你,順帶秀肌肉。
至於討董?有幾分真心實意那就不得而知了。
第117章袁紹發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