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路費錢,還是從張發財那兒借的一百兩銀子。一想到這些,他在內心深處還是很感謝張發財的。
「免禮吧。」安德海說。
「張發財,本公公還記得,當時本公公進京時,還借過你的一百兩銀子,作為盤纏錢,今天本公公就如數奉還。要不是你借的那一百兩銀子,也沒有本公公今天的幸福生活,吃水不忘挖井人,知恩圖報,本公公還是懂的。」
安德海雖然這樣說,可是並沒有命手下拿來那一百兩銀子還給張發財。他只是口頭許諾,口頭還賬,不存在實際的銀子還賬,他知道張發財是不敢要的。
「安公公客氣了,那是小民應該做的。只要安公公記著小民,小民就三生有幸了。小民豈敢再提那件事。小民還請安公公以後多多海涵。」
張發財當然不敢要,現在的安公公是何等顯赫的人物,京城裡的達官貴人,文武百官都巴吉他,他的那點碎銀何足安公公掛齒。
張發財給安公公請安後,又送來了豐厚的禮物,白綢一匹,白綾二匹,銀子一百兩。張發財的這份禮單,可謂安家村子裡最豐厚的禮單。
按照鄉俗,村子裡死了人,家家戶戶都要隨禮。村子裡的其他人家,可沒有張發財家富有,他們盡其所能,來隨份子錢。
有拿幾個銅板的,有拿幾個雞蛋的,都是本著安老太太的為人,前來弔唁的。
安德海吩咐手下,所有前來弔唁他娘的人,來者不拒,都留下來,用豐盛的飯菜熱情款待,離開時,每人送白綾子一尺,作為孝帶。
安德海借母親的喪禮,大加施捨,救苦救難鄉鄰們,目的就是藉此炫耀自己,炫耀他大總管的氣派和威風,刷自己的存在感,讓四鄰八舍的鄉親們佩服和敬佩他太監大總管安德海。
安家的喪事,在南皮縣辦得是風風火火,空前絕後,各路送禮的人更是絡繹不絕,安太太的靈棚前,人聲鼎沸,熱鬧非凡,跪靈盡孝的人爆棚。
喜歡慈禧皇后與她的三個寵愛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