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張建軍在第二天,也就是12月的18日的時候,決心發起新一輪的進攻的時候,日軍指揮部的高層還在為要不要撤出朝鮮半島糾結。
十五萬大明帝國的士兵踩著積雪,邁著鑑定的步伐,開始了他們的進攻,而在他們邁開自己的步子之前,范銘所在的裝甲部隊,已經做好了戰鬥的準備。
超過600輛2號還有1號改進型的坦克,加上裝甲步兵配置的2號還有1號突擊炮,明軍差不多在安州地段上,投入了1000輛各種戰鬥裝甲車輛。
跟隨著這些裝甲車輛後面的,還有整整300輛鐵牛裝甲車。
這種陣容下,日軍的防禦體系頃刻間就變得如同紙片一樣,輕而易舉就被戳破掉了。
清川江防線被大明帝國輕而易舉的攻破,介川守軍沒有做什麼像樣的抵抗,就撤出了自己的防線。
隨後,明軍士兵拿下了三峰還有朝陽(這個地名大家別糾結,地圖上就這麼寫的)。
第二天,苦戰了整整一天,被雷公1型俯衝轟炸機還有各種明軍坦克摧殘得欲仙欲死的日軍,就發現明軍沿著鐵路線南下了。
先頭裝甲部隊威脅著日軍主要防禦地段安州的側翼,距離日軍防線核心地區順川更是越來越近了。
文德,新安州,還有安州等地,都已經再一次陷入到了側翼暴露的尷尬局面下。
不過這一次,吸取了經驗教訓的三井孝宮,並沒有命令自己的部隊撤退,而是繼續堅持就地防禦。
因為他在正面擺放的軍隊並不是太過主力的部隊,所以他沒有宮本當時的隱患,能夠更好的堅持自己的戰略意圖。
他要把平壤之前的所有地區,都變成爭奪的焦土,讓明軍付出慘重的代價,才能夠拿走。
這樣做的主要原因,是三井孝宮在研究了之前的戰鬥過程之後,發現日軍部隊在撤退的途中,比堅守陣地的時候,損失的還要多。
往往在固守某一塊防禦陣地的時候,日軍可以堅持很長一段時間,相應的也就能夠給明軍製造更多的麻煩。
可一旦日軍從堅固的防禦陣地中退出來,開始後撤的時候,就會被明軍咬著追殺,損失掉更多的部隊。
在運動中的時候,日軍缺乏就地防禦的能力,就會被明軍的裝甲部隊切割消滅,速度快的驚人。
至於說突然損失掉的第5師團,那就純屬是一個意外了。要不是第5師團的師團長自己作死,日軍可能會減少3萬左右人的損失。
「嘿,這日本方面是換了思路了啊?」看著地圖,張建軍對自己的參謀長笑著說了這麼一句。
按照他預先的估計,當他拿下介川的時候,日軍就會放棄安州附近的防線,開始向後撤退。
到時候他再展開一次追擊戰,殲滅5萬左右的日本有生力量,好在後來的戰鬥中爭取主動。
可是現在他發現日軍根本不撤退了,原地堅守自己的防禦陣地,似乎要和明軍進攻的部隊決一死戰一般。
「有消息聲稱,日本前線統帥,換成了您的老熟人,三井孝宮了。」參謀長趕緊開口回答了這麼一句。
張建軍一愣,下意識的嘆了一聲:「哦,原來是他。日本人到是有幾個能人啊,把他給換來了。」
三井孝宮這個人,張建軍是研究了好長時間的。
在全世界幾個主要國家都在研究中國的年輕將領的時候,中國的將領們也在千方百計的研究他們自己的對手。
而這個三井孝宮,就是這麼一個讓張建軍熟悉的對手。
日軍在遼東撤退的毫不拖泥帶水,相反卻走的帶著一絲堅決。從那個時候開始,作為指揮官的王珏就讓張建軍注意這個日本將領了。
按照王珏的說法,就是這個日本指揮官,是一個非常有戰略眼光,能夠審時度勢的厲害人物。
能讓司令官王珏如此評價,張建軍就記下了這個叫三井孝宮的日本軍人,並且一直關注著對方。
相比較之下,另一個已經死了的日本指揮官宮本有仁,反而是張建軍不太熟悉的一個人。
「還真是有魄力啊,讓幾萬大軍就這麼原地等著我去切割。」他收回了自己的思緒,饒有興致的看著地圖,評價道。
如果不撤
380殺敵八百自損一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