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爹,」高鐵頭抓了抓腦袋「怎又八十文了。」
宋福生只瞟了眼高鐵頭就走了,他得帶著女兒去買糧食,剛才那一聲叫賣是打個樣。
高屠戶罵兒子道「你是不是傻,你不得多要些給買貨的講價餘地?你是我兒不?」
「賣松子嘞!」
這東西貴啊,趕集的人也都有這種認識。畢竟他們這裡有好些座大山,山貨是曉得的。
山貨來之不易,都是玩命的人,躲過猛獸,往樹上爬打來的。
可喊得再響亮,再知道這東西會貴,來回經過的人一問,也忍不住聽完價格就直咂舌。
咱老百姓,有那銀錢買一斤松子,都不如買幾斤豬肉回家烀著吃實惠。
貨,賣的並不好。
……
大街上,人來人往中。
宋福生帶著女兒連走了好幾家糧鋪子,一一問價。
這個朝代,一石是一百二十多斤。
問過後,心裡有數了,也是因為有數,心底微沉。
買普通米,一兩銀子正好是一石,120多斤。
宋茯苓在心裡算,要是按照她用人民幣的算法,一斤米等於八塊多錢。
而且之前她特意問過她爹,宋福生聽了她這個算法後,結合古代記憶是認可的,只是說有些方面不同。比如看病,和他們采松子一個道理,採藥也麻煩,藥貴,窮人病不起,不能和現代比。
糙米呢,糙米多少銀錢呢。
店小二扒拉扒拉算盤,一兩銀子能買220斤糙米。
宋茯苓又用她的算法合四塊多錢一斤。比前面街口那家糧鋪子便宜些。
麵粉,細面。
店小二瞅瞅宋福生和宋茯苓的穿著,聽這倆人說話挺利索,可你們穿這樣,一看就窮,還打聽什麼細面精米。算了,愛問就問吧。
細面一兩銀子一石多,能買140斤面那樣。
宋茯苓人民幣7快多一斤買。比起買大米吃,不如買麵粉。
小二沒等再問,趕緊告知粗糧價格,他認為這倆人買粗糧的可能性更大,所以話也多了些。
勸說你們買粗糧吧,價格最是公道,一兩銀子能買二石多呢,260斤左右,比買糙米都合適。
眼下,南面不是打仗呢嗎?咱們這裡物價也漲。每年到了十二月,也就是下個月,糧價更是漲的邪乎,會一直漲到開春。聽你們說想多買些?就趁著這次吧。
宋福生說,我要多買些,你能不能給便宜。
買多少。
先買三千斤。
小二驚了「你家沒地?」這是多少口人沒地種等吃飯啊,一下子要買幾千斤。
小二給掌柜的叫來了。
一下子要給人鋪子裡擺的粗糧糙米買光,掌柜的給便宜了些,但是也沒便宜多少。
也和小二是同樣的話,要是人口多要存糧,抓緊買。每年都保不准南面和咱們打仗,趁著咱天寒地凍和咱打,所以每年進入十二月份,糧價就飛漲。你要是再講價,我就不賣你了,留著下個月賣。
宋福生和女兒對視一眼,沒招了,「掌柜的,我們這回來鎮裡也是為賣山貨,眼下倒不出太多空推車,先讓幾個娃子推走幾百斤,剩下的能不能放你店裡,等過了這股熱鬧勁,我們也把山貨賣個差不離了,就來取貨。」
掌柜的無可無不可。
他不怕宋福生訂貨完又不買了,無所謂。
宋福生趕緊回去叫大郎他們,先推幾百斤回去,能推動多少就推多少。
宋茯苓留下了,留下在心裡算難怪她爸上火,不止是管理上得費腦筋,帶動大家一起賺銀錢費腦筋,單說吃方面,這麼多人,一個月下來,即使不吃油鹽等貴重物,只吃那些一看就捂潮了的糙米和粗糧,就得25兩銀子。
可是,人能不吃油和鹽嗎?這裡,據說鹽很貴。所以,每月最基本的生活也得花出去最少三十兩銀左右。
還有,那掌柜的和小二說漲價那話,她感覺他們應該沒騙人。因為她剛才和爸爸去其他糧鋪子,要價不但都比這裡高點,也不是很熱情,不太愛搭理。
要是入了大冬天糧價真的開始漲,他們就必須得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