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八字尚沒有一撇,牛骨還沒剃完,屠夫們就被李孟羲已經給安排的明明白白了。愛字閣 m.aizige.com
按照之前數次的先例,軍中之前抽調各類人才,以做備用。
挑選出的會騎術的一部分人,因為馬匹不夠,不能成為騎兵,又因為騎術難學,騎兵兵員去當做步兵使用放在陣上廝殺,太浪費了。
而要是把騎兵兵員抽出來之後,又不加管理,散了回去,就等於白浪費了一番功夫。
所以,對包括騎兵兵員,當過獵戶射箭水平比較好的弓弩手兵員,還有擅長山地行走有組建山地部隊的兵員,挑選出來之後,都單成伍,作為二線部隊,被放在中軍協助管理民夫營數量眾多的民夫。
當時商議出的安置各類人才的方法很完美,一是便於管理和維繫這些較為難得的人員,二是,在日常協助管理民夫的時候,每日巡營放哨之類的簡單工作也是鍛煉。
對屠夫隊伍的安置當式,按前邊很成熟的處理方法,應該是但編一伍,編入輜重隊中的。
其和民夫營分離,口糧補給也和輜重營劃在了一起,而因為屠夫們所負責工作的特殊性,平日少有工作的。
因此,屠夫營就能像木匠們那樣,能夠不停的做東西,不停的掙到糧食。
屠夫營組建起來了之後,大致會是最窮的一營,別人一斤一斤的掙糧食,只有屠夫營,要是遇不到有牛有騾子死,可能半年都幹不了一次活兒。
而激賞之法,總有點用處。
農村殺豬的時候,請人幫忙,村里人幫忙殺完豬之後,主家讓讓幫忙的人撿點腸子啊豬肚啊什麼的拿點拿回家去作為酬勞,因為豬肉值錢,人家留著賣錢呢,而豬肚腸子之類的,不好賣,所以,禮節一來一去,幫忙殺豬的人拿點下水剛合適,拿肉就不太好了。
屠宰牲口的話,工作太細太雜了,不能像做板車的木匠那樣,每做好一輛板車賞多少糧,也不能像做雜活的木匠那樣,把活輪著來做,屠宰工作,有剝皮剁骨剃肉等等工作,不好細分。
所以,量化激賞之法,比如誰剃多少肉賞一斤糧,量化激賞之法,不好用了。
既然精細的激賞方法不好用,那就粗放好了。
就按前世農村殺豬那樣,宰完一頭牲口,讓屠夫們拿點零碎的下水當獎勵。
現在不同尋常,災荒年間,糧食都金貴的不行,又何況肉食,雖然只是一丁點雜碎,但雜碎也是肉,規定每宰完一頭牲口,允許拿一點雜碎,屠夫們為了多拿到一點肉食,大概會想著快點幹完然後去宰下一頭。
如此,激賞的效果還會有,能提高屠宰匠們的工作效率。
和之前所有生產工作一樣,不管是編草鞋,編樹條筐,還是之後為關羽部做的攜行具,為了促進生產積極性,任何一樣,都有各自不同的激賞賞額。
激賞之法即要起到足夠的激賞效果,又要控制好成本,事情雖小,卻不好把握。
當時,李孟羲經過深思熟慮後,結合目前的義軍的條件,認為是,每三兩天的工作時間,賞的糧食夠吃上一頓飽飯,激賞效果就足夠了。
即,按一項工作所需的工時和勞動強度,平均兩日的工作工時,賞額是一斤糧。
這個標準,是義軍現在最核心的商業機密,李孟羲除了跟劉備背地裡說過,跟其他任何人都沒提過。
甚至有次,傻乎乎的魯犁問,為何做個板車是五十斤糧呢,李孟羲並沒有告訴魯犁實情。
因為,一旦這個「工資」標準被揭露,那麼可以肯定的是,有些人會比較聰明,下次再有什麼新活,比如蹂制皮革吧,不懂任何技術細節的李孟羲去問,問皮革匠人,問揉制一張牛皮得多少時間?
長了心眼的皮革匠於是把工作量往大了說,然後,假設蹂制完一張皮子,需要四天時間,也就是官方需支付糧食,兩斤。
而因為「工資」標準被匠人們知曉了,皮革匠故意把工作量說高了兩倍,四天能熟完的皮子,說八天才能熟完。
於是,官方需支付糧食,就得支付四斤。
區區幾斤糧食,多給匠人們點糧食,其實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