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一人通行。甚至有一次,我岳父親眼看見一位同伴因簡易溜索斷裂而跌入湍急的河流中。」
「處尼村能有現在的樣子,都得感謝黨和國家,這幾年為了讓處尼村摘除貧困村的帽子,公路打通了,網絡也有了,還因地制宜發展具有怒江特色的農副產品,村民們的日子都好過起來了,處尼村小學也是前幾年才重建的。」最後一段,史雲生直接來了個主題升華。
這種艱難的場面,是在場所有學生們幾乎不敢想像出來的。
「我之前看紀錄片的時候,倒是看到過有些鄉村還有溜索這種出行方法,可沒想到竟然發生在身邊。」
「好嚇人,這也太危險了吧……」
「還好現在通公路了,不然真的能以想像這種生活。」
聽著這些議論的聲音,史雲生哈哈大笑。
「西部挺多偏遠地區的鄉村都是這樣,就現在處尼村小學的樣子已經好很多了,我小時候讀書的那時候才是真的苦。」
聽著史雲生這麼一說,別提其他幾人,連林海都來了興趣。
「史老師,說說你小時候的故事唄。」一個男生忍不住叫道。
史雲生似乎心情不錯,便坐了下來,講起小時候的故事。
「我是秦省人,我老家那裡也是十分的窮。學校只有幾間教室,都是土坯房,那時候的學校里也只有4個老師,基本都是本村的民辦教師,中學水平。」
「那時候從家到學校要走十里路,對於小學生來說還是挺吃力的。尤其是冬天,零下二十幾度,有時候大雪紛飛,行走都很困難。冬天走讀困難重重,所以我住過一段時間學校,和我一同住宿的還有三個人。我們四個人擠在一個大通鋪上,縮在兩個被窩裡,有學校的一個大師傅給我們做飯,周末家裡會送米麵油過來,然後一個月交15元灶費(伙食費),溫飽基本可以解決。
就是晚上睡覺的時候害怕的緊,校園裡晚上都特別幽靜,冬天大風呼呼的,那時候我還不到11歲,但是小時候瞌睡重,沒幾個晚上就習慣了。吃的和家裡差不多多少,我們有一句順口溜形容的好:早上炒土豆,中午煮土豆,若想換口味,把土豆剁碎……」
一宿舍六人都聽得入神了,仿佛伴著史雲生的聲音來到了二十多年前。
………………
還沒寫完,稍等一下,12點半再看吧。
70
測試廣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