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絕對是中肯的說法了,可是銀錢的問題不是陶太監能夠討論的。
他低著頭說道:「相公大才,可皇爺只讓我鑄錢幣,此乃錢法大計,不敢為也。」
蘇澤也沒指望這個太監能接受這個計劃,使用銀錢這種事情是內閣才有資格討論的。
蘇澤又給出一個下策:「下策是收市面上的古錢,再熔煉成新錢,這樣做的壞處是從市面上收銅幣,必然導致錢法更大的混亂,而重新鑄造銅幣需要消耗大量的火耗。」
陶大璫嘆息了一聲,這個方案他也考慮過,是最後不得已的方案。
這個方案的弊端自然很多,從民間收購銅錢必然會引起銅價波盪,鑄幣成本更高。
而起高爐重新熔煉舊錢也不是那麼簡單的,這需要大量的人手,必然引起巨大的動靜,還要將銅錢融化成銅水,分離古錢中的物質,重新配比各種金屬,才能鑄造出能用的銅錢。
這其中火耗的花費巨大,算下來別說是搞錢了,能回本就不錯了。
不過這才說了兩策,陶太監盯著蘇澤問道:「蘇相公,中策是什麼?」
蘇澤拋出了自己最後的方案:「鑄大錢,鑄好錢。」
陶太監嘆息一聲,這個方案並不新奇,很多地方最後也都是這麼幹的。
鑄大錢,就是鑄造面額更大的銅錢,然後強行讓百姓使用這些面額大的銅錢,然後在官府強行民間用大錢的時候,迅速將銅錢出清換成銀子。
可是要這麼做,必須要讓福建上下配合。陶太監的性格柔弱,手腕也一般,根本使喚不動福建官場這些老油條。
反而很多人都在盯著他的一舉一動,隨時準備彈劾他。
蘇澤說道:「我的中策,重點不在於鑄大錢,而是在於鑄好錢。」
「好錢?」
蘇澤問道:「何謂好錢?」
陶太監脫口而出道:「錢中銅多為好錢。」
眾人點頭,陶太監要鑄錢,自然研究過這些。
蘇澤卻搖頭說道:「是,也不全是。」
「至今依然能流通的古錢,大抵上就是漢、唐、宋之官錢。」
「漢之錢為五銖錢,唐為開元通寶,宋之官錢很多,從神宗後鑄造的宋錢都堪用,至今還在福建流行。」
陶太監點頭,蘇澤說的這幾個確實都是常見的銅錢。
這時候小尤太監拿出來幾枚銅錢,蘇澤首先說道:「五銖錢始於漢武帝開始鑄造,兩漢後來的皇帝都鑄造過五銖錢,可公公知道嗎,漢五銖要比秦半兩錢要輕,含銅量也要少,可為何漢五銖能夠通行天下?」
陶太監看到蘇澤將一枚漢五銖和秦半兩錢放在一起,確實漢五銖錢要小一圈。
蘇澤又拿出一枚開元通寶說道:
「開元通寶也不是唐玄宗所鑄的錢,從唐高祖就開始鑄造開元通寶,唐玄宗時期發行最大,世人都以為是以玄宗開元年號發行的。」
「開元通寶要比漢五銖的成色還差一些,陶公公請看,這兩枚哪個銅色好一些?」
陶太監看過來,果然漢五銖錢更大更重,而且銅幣還更泛黃一些。
唐開元通寶有些發白,這是錢幣中摻雜的鉛比較多的原因。
蘇澤說道:「公公請看,就算是漢武帝唐玄宗這樣的皇帝鑄錢,銅色也是越來越少,錢也是越來越輕的,可為何他們鑄造的錢反而能通行天下呢?」
這個就觸及到了陶太監的知識盲區了,他茫然的看了一眼胡公公,胡公公也搖頭。
蘇澤說道:「有兩點,一是這都是這些錢都是盛世鑄幣,朝廷有威信,發行量也很大,可以強行推廣全國使用。」
陶太監低著頭,雖然是太監,但是他也是心中有數的。
別看這烈火烹油的景象,可如今可算不上什麼盛世。
自家皇爺什麼樣子,這些太監還不清楚嗎?怎麼和漢武帝唐玄宗比啊?
就連嘉靖經常自比的漢文帝,他也比不上啊!
蘇澤又說道:「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這些錢好。」
蘇澤說道:「因為鑄造的銅錢精緻,所以百姓才更願意用。」
第189章 不入宮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