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怒江西岸群峰叢峙,林木茂密,一座大山高矗其間,此山名曰磨盤山,距怒江二十餘里,山後有一坡,名橄欖坡。文師閣 www.wenshige.com
平時人跡罕至的橄欖坡,傍晚時分迎來了從騰越出發,朱慈煊的大軍。大軍抵達後,寂靜的山林立即喧鬧起來。
士兵們在沐天波、靳統武等人的率領下支起帳篷,伐木圍欄,安營紮寨,並在轅門和營寨的四角立起哨塔,輜重兵們則埋鍋造飯,一時間炊煙裊裊。
吃過晚飯,天色漸黑,朱慈煊在青蟬、青玉的服侍下早早入睡。
第二天,大軍並未開拔,而是派出大批的哨探前往怒江方向進行探查,巳時,總兵靳統武來報,道:「殿下,我們已與晉王取得聯繫。」
朱慈煊心中一喜,道「靳總兵,晉王現在到達何處了?」
「殿下,晉王已經渡過怒江,正率軍朝我們這裡趕來。」
「好,太好了。」朱慈煊興奮的在大帳內轉了兩圈,對靳統武道:「靳總兵,你派人到轅門等候晉王殿下,等晉王到了,立即通知本太子,我要到轅門親自迎接。」
「是,太子殿下。」
一個半時辰後,靳統武派人來報,晉王的大軍到了。朱慈煊立即率領沐天波、王升、王啟隆等數位總兵來到轅門迎接。
朱慈煊來到轅門,只見靳統武旁邊站著一員身高八尺,相貌英俊,身著明光鎧,年約四十歲左右的大將,得益於來自原身的記憶,朱慈煊一眼認出,此人正是晉王李定國。
李定國出生於陝西延安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十歲加入了張獻忠的起義軍,張獻忠看到李定國相貌不凡,收做養子,從此,李定國追隨張獻忠轉戰南北。
成年後的李定國,英勇善戰,為張獻忠所鍾愛。
張獻忠死後,李定國歸順南明政權,公元1652年(永曆六年,清順治九年)初,李定國在經過充分準備之後,出兵八萬攻湖南。先取沅州、靖州,繼攻廣西桂林,大敗清軍,逼得清軍主帥、定南王孔有德自殺。
七月初占領桂林,隨後,直下柳州、衡州等四州,兵鋒指向長沙。
清廷聞訊大驚,增派十萬大軍馳援。為避清軍銳氣,李定國暫時撤離長沙外圍,退守衡州。清軍主帥、親王尼堪率軍尾追,李定國設伏將清軍團團包圍,四面猛攻,清軍大潰,尼堪被陣斬,全軍覆沒。
李定國取得桂林、衡陽兩大戰役的勝利,使南明的抗清鬥爭打開了一個新局面。
公元1662年1月,清軍吳三桂部十萬大軍進入緬甸,緬王莽白把囚禁的永曆帝交給吳三桂,四月,吳三桂在昆明將永曆帝縊殺,南明至此滅亡。
李定國聞訊,悲憤成疾,在西南邊陲堅持抗清鬥爭17年的李定國於公元1662年六月在勐臘(瀾滄江以西)病逝,時年42歲。
朱慈煊看著眼前的抗清明將,民族英雄,快步上前。
李定國見到身著太子常服的朱慈煊,立即單膝跪地:「臣,李定國拜見太子殿下。」
「晉王,快快請起。」朱慈煊伸出雙手扶起李定國。並在李定國的介紹下見過他麾下大將竇民望、高文貴、王國璽以及光祿寺少卿盧桂生等,一番寒暄後,眾人回營,來到中軍大帳。
在中軍大帳,朱慈煊居中而坐,眾將分列兩廂。
朱慈煊看向李定國,道:「晉王,此次本太子奉皇命,前來支援,抗擊韃子大軍,不知晉王有何良策。」
李定國稽首道:「太子殿下,此番來犯的韃子有逆賊吳三桂部,韃子的征南將軍卓布泰部、多尼部共計三萬人馬。
微臣適才路過的磨盤山,此山地勢險峻,沿途崇山峻岭,山路崎嶇不平,除了一條小路之外,無其他路徑可走,而這僅存的一條小路也只能僅僅容一匹馬通過,周遭樹林陰翳,遮天蔽日。
如果我軍占領磨盤山,並於山下羊腸小道周遭設伏,縱然清軍陳兵數萬,也定叫他們有來無回。」
朱慈煊點點頭,轉眼望向光祿寺少卿盧桂生,道:「盧愛卿呢?」
盧桂生一聽太子問他,甚感詫異,不知道太子為什麼突然問他行軍打仗
第五章 定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