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話又要說回來,他畢竟也已經在這裡待了一年有餘,楚國如今的一切,包括楚國的強大,也都有著他李然的一份功勞。
所以,他如今反倒是也有了幾分不舍,竟也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傑作」會有朝一日會就此崩壞。
「先生難道還是認為我楚國應該走周王室的老路麼?」
聽到「克己復禮」四個字,楚王的眼神微微一怔,而後眉頭緊鎖。
「大王,禮樂雖崩,然人心亦恆。」
「成大事者,若不能懷有謙卑恭敬之德,對世間萬物不懷揣敬畏之心,日後必將為其所反噬。」
「周王室立國數百年,文武之道何以興,厲幽之道何以廢,只『禮』一字,可謂是居功厥偉,所以,還請大王莫要小覷啊。」
「楚國之道若不循其禮,便是不應天地之勢。其興也勃,亡必也忽。大王既是為楚國百年而計,當知如何取捨。」
周王朝的禮樂之道,乃是整個華夏土地上最為鮮明最為古老的特徵。
歷朝歷代,也沒有哪一個君主敢在這件事上說個「不」字。
但凡明君,都必定要以禮行事。正所謂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此素來被奉為邦家所以大興之至理。
當然,隨著時間的流逝,周禮本身的內涵雖然也發生了些許的改變,可終究是萬變不離其宗,周禮的核心思想卻始終是一以貫之的。
這便是古人留給後世之人最為寶貴的財富。
不過,此時的楚王顯然還並不認同周禮之於這個時代,乃至後世的重要性。
畢竟他是生在一個如此禮樂崩壞的時代。他所看到的,都是禮樂崩壞後所帶來的種種惡果與醜陋。
楚國作為周王室比鄰而居的大國,它可是眼睜睜的看著周王室是如何一步步的走向衰微的。
所以,顯然周人的那一套東西,在楚人看來,其實也並沒有多麼的高妙。
可聽得李然如此一言,他卻又有些猶豫,因為他相信李然在這件事上應該是不會故意誆騙於他的。
「寡人志在光復我楚國霸業,倘若周禮確與我楚國之道相應,寡人自當從之。」
這或許已經是楚王所能夠做出的最大限度的承諾了。
一向對周禮嗤之以鼻的他,也很難對周禮有怎樣崇高的解讀。
李然聞聲,也知這已經是楚王所能做到的極限,當即點了點頭,不再多言。
該說的,不該說的,他都已經說完了。
楚國未來究竟會去向何處,又會以什麼樣的方式前進,那顯然都不是他所能左右的了。
他做到了對自己的問心無愧。
從楚王大營出來以後,李然望著天邊斜陽,點點星光隱藏在落日下的最後一抹餘暉之中,乾溪的山風在彎彎繞繞後終於拂面,泥土和草木的芬芳一時讓人神清氣爽。
看著外邊的百花齊放,李然亦是不無感慨:這的確是一個美麗的時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