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絳的建議和要求,對他來說,簡直就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有韓絳在後面給他加油鼓勁,章惇並不懼怕那位來勢洶洶的元老重臣!
……
元豐八年六月甲子(初二),延和殿聽政。
中書請奏:乞以龍圖閣待制、知青州鄧綰,改知永興軍;原知永興軍、龍圖閣直學士劉癢知青州。
這是很正常的人事對調。
也是防止地方官,在一個地方長期任職,尾大不掉的制度。
兩宮自是允准,同時給鄧綰升了一下館職,將其從龍圖閣待制升為龍圖閣直學士,算是對鄧綰在青州兩年的嘉獎。
右相韓絳奏:熙河蘭會路經略使,乃國家邊帥,如今原帥李憲已卸任,乞兩宮詔任新邊帥。
兩宮命韓絳及都堂執政推薦邊帥人選。
這個事情,其實早就在都堂和宮裡來回商議了很久。
所以很快韓絳就向兩宮,提供了一份名單。
涇原路經略使盧秉、環慶路經略使趙卨、神衛、龍衛四廂都指揮使劉昌祚、馬步軍副都指揮使苗授。
兩文兩武,一共四個人選。
其中,文臣的機會,相對來說最大!
劉昌祚和苗授,基本是陪跑——除非盧秉和趙卨都不願意去熙河!
但這大抵不可能!
熙河路邊帥,是元豐以來軍功最多,也是最有作為的。
若李憲不是內臣,而是武臣,他早就是正任節度使了。
若其是文臣士大夫……
三省兩府的大門,早就為他敞開了。
他最低也是個樞密使!
搞不好,直接拜相也不是沒可能!
當然,正常的流程還是需要走的。
所以兩宮下詔:命盧秉、趙卨、劉昌祚、苗授入闕。
其中,苗授本人就在京城。
他是在去年,被大行皇帝聖旨召回,然後拜為步軍副都指揮使的。
於是,兩宮便命苗授明日上午入覲。
此事議處之後,韓絳上稟:尚書右丞、中書侍郎李清臣,可遷知樞密院事!
兩宮沒有猶豫,便同意了韓絳的奏請。
便下詔給了翰林學士院,命草制李清臣知樞密院事制。
因為是東府執政平遷西府執政,所以不需要大拜除,直接寫一道簡單的制書就可以了。
在完成了這個任命後,呂公著入朝的最後障礙被掃清。
於是,在這天傍晚,兩宮帶著趙煦駕臨內東門下的小殿,召見了翰林學士鄧潤甫。
是夜,學士院鎖廳。
第二天凌晨,一道宣麻大拜除,從宮中降出。
資政殿大學士、銀青光祿大夫呂公著,進拜尚書右丞兼任中書侍郎。
之所以如此迅速,是因為河北邊報遼使已經入境!
對大宋來說,恐遼症是造成很多事情和變故的主要推動力!
第172章 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