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真的是這樣,朱天命持懷疑態度。
翌日一早,晨光初升。
一輪圓日從東方升起,
暖暖的陽光灑在了儒門的書院,也灑在了無邊無際的大海,
圓日、書院、大海,海天一色。
微風吹過,帶著儒門香爐散發出的薰香,
讓無數人讚嘆眼前美麗的風景,心曠神怡。
剎那間,悅耳的讀書聲陣陣響起,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朗朗上口的讀書聲,直衝九霄,聲傳萬里,龐大的浩然儒氣熠熠生輝。
順便,走出三千儒袍的弟子,繼續頌念論語。
在這個過程中,浩然正氣,直通天際,浩大無比,
帶著一股強悍的氣息,讓在場的人感覺到了一絲心悸。
昨天在儒門地界打鬥的事情,應該讓儒門的人十分生氣,不然不可能帶著這麼強大的鎮壓氣息。
論語念道完畢,緩緩走出十多個儒門核心一人,為首之人,不出意外應該就是荀子了。
儒門的第三號人物。
是除了孔子、孟子之外的第三號人物。
荀子一身儒袍,風朗俊雅,風度翩翩,看上去十分清秀。
有一股自然而然的讀書人的氣質,給人十分厚重深遠的感覺。
荀子招呼身後的人懸浮在空中,盤腿坐下,然後緩緩說道:
「今日的講道,由我來給大家講道,主要講的是本座的經書《天論》。」
萬族天驕紛紛高聲說道:
「多謝荀子。」
荀子揮了揮袖子,示意知道,說道:
「列星隨旋,日月遞照,四時代御,陰陽大化,風雨博施,
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不見其事而見其功,夫是之謂神;
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無形,夫是之謂天。」
朱天命等一眾帝王紛紛皺眉,顯然有些不認可《天論》的理念。
這句話核心意思,不外乎是認為人應做的,是盡人的職分而不是和天爭,
萬族天驕也盡皆皺眉,與天爭是他們走向至高的手段,不與天爭,怎麼可能。
朱天命轉頭一想,荀子應該不是這個意思,結合前面的日月星辰、陰陽風雨,應該是讓我們應用天道法則,而不是去改變他。
在類似到自己的大道之上,不外乎就是遵循自己的大道,堅持自己的大道,不為外物所動搖。
這應該才是荀子所說,果然不愧是人族巔峰人物,道理不是一般人能懂的。
荀子自然知道自己說的什麼,沒有管在場的人什麼表情,而是繼續說道:
「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進也。」
「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的《天論》結合了儒道兩家的思想,
才創立出自己的道,很深奧,也十分難以理解。
而且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得出的結論各不相同,最終悟出的仙術仙經也都各不相同。
四季變化、陰陽交替、宇宙星辰好像過眼雲煙在眾人腦海中飄過,十分接近自己的道,又好像摸不著。
最後一句,
「孰與制天命而用之!」
眾人如夢初醒,大多數天驕沒有領悟出什麼仙術仙經,但是對於自己的道,確實更加堅定了。
或許這比自己悟出威力強大的仙術更為重要。
荀子看眾人醒來,淡淡問道:
「諸位,可曾開悟?」
眾天驕紛紛說道:
「多謝荀子。」
剎那間,無數氣運之力從人族大陸之外飛來,匯聚成海,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