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讀書人大多數讀的儒家典籍,或者詩經,以及一些流傳於世的文章。
對數學這種學問,反而沒太多人去專研。
畢竟做官的第一要素,就是要寫得一手好文章。
閒著沒事去研究晦澀難懂又廢腦子的數學,是一件事非常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就算是學得有所造詣了,寫出一大堆算法。
又有幾個人看得懂。
還不如寫一篇人人都能看得懂的好文章,這樣博得他人的賞識更好。
成本和效率之間一算,古人普遍都喜歡當文科生。
瞧著這群年輕人,張陽挑了一位招呼道:「這位哥們,借一步說話。」
那年輕人好奇地看著張陽說道:「敢問有什麼事嗎」
張陽小聲對他說道:「其實這個謎題能解。」
「如何解」
張陽把一根木棍插在地上說道;「你現在量量這根木頭的長度。」
這個年輕人用一根量尺試了試說道:「一尺有三!」
張陽對他說道:「你等會兒把這個木棍插在那棵樹的邊上,記住一定要和樹保持對齊,不要有太大的偏差。」
這個年輕人直愣愣地點頭,神情還是古怪的看著張陽。
張陽給棍子插入地面的邊緣部分畫上記號,接著對他說道:「你量了這根棍子的高度,等會你把棍子一樣插到那兒,量出棍子的高度,再量出棍子影子的長度。」
「之後你再去量那棵樹的影子,懂我意思了嗎」
這個年輕人撓了撓頭說道:「有些明白了,還請在說得更明白點。」
「……」
張陽又看了一眼李玥。
李玥眯著眼笑了笑。心說我就知道你會,小臉上盡掛著驕傲。
眼前這人的數學水平有些捉急。
眼看太陽就要落山了。
張陽又說道:「在同一個水平位置,當參照物不變,影子和影子的距離是一樣,在光照影響下,我們的影子隨著光照角度變化,但你我的身高不會變動,當我我們並排而站,是不是同時影子的長短變化也一樣。」
這個年輕人像是茅塞頓開的一拍腦子,「我有點明白了。」
張陽拿著棍子在地上寫著公式說到:「算出木棍高度,和木棍影子的長度,得出兩者之比,再量出樹影,假設樹的高度為甲。」
「樹影的長度算入剛剛的兩者之比,然後我們倒著算,是不是就可以算出樹的高度,多少會有誤差,但不會太大。」
「對對對……就是這樣。」
他激動地差點跳起來,急急忙忙走入人群之後大喊道:「我知道怎麼解了。」
李玥重新回到張陽身邊說道:「你覺得他能解開嗎」
張陽說道:「應該可以吧。」
李玥牽著張陽的手說道:「你怎麼自己不去呢」
張陽冷哼一聲說道:「對我而言他們就是凡人,我何必在他們面前炫耀我有多厲害。」
李玥捂嘴輕笑著,他就是這樣一個人低調活著不出風頭。
「反正愛信不信。」
好一會兒之後
樹的謎題被算出來了。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有人說道這其實也不難。
解開謎題的年輕人聽著周邊的人誇讚之語,笑得已經合不攏嘴。
「好,你個吐蕃人!叫你目中無人!」
「敢在這裡撒野,真當我們沒有學過數術」
「原來只是這種雕蟲小技,還以為有多難。」
……
果然不出所料,他們根本不會在意題目是如何解開的,只會想著如何找回之前的面子。
那吐蕃人眼看此刻有些下不來台,便又拿出一塊玉佩說道:「這兩塊玉本是一對,諸位若是真有真才實學,何不再做一題,我將這兩塊玉佩都送給解題之人。」
李泰腦海中還在思索著樹影謎題的解題過程。
接下來的事情,張陽不想再摻和了。
卻見這個吐蕃人徑直走到了
第十四章 教人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