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人走回朱雀大街,想起近來發生的事情,狄仁傑道「這兩年的還真是風雨飄搖。」
李治看了眼身後的公孫小娘,從那手中拿過了水杯,擰開木頭做成了圓蓋,「這是驪山新制的保溫杯,我殿內還有,讓人送個給你。」
狄仁傑擺手道「驪山的學識說過守恆定律,這世上不存在長久保溫的杯子的。」
李治笑道「當然不存在了,這種夾層的木杯能夠減緩熱量的流失而已,儘可能地保持水杯的水溫。」
午後的清閒時,暫時不用去刑部做事,狄仁傑自在地找到一塊陽光直射的樓台,坐在窗前,享受著溫暖。
李治雙腳擱在一張胡凳上,閉著眼躺在椅子上,「現在長安城的各個酒肆都換上椅子了,真好。」
樓台內還有幾個弘文館的生員在討論這一次科舉。
公孫小娘靠著門站著,也嗮著太陽享受著這片刻的溫暖。
「狄仁傑,你打算什麼時候參加科舉。」
「再過三年才到能夠科舉入仕的年紀,我現在才十四歲,當是不著急的。」
李治笑道「再過三年,也不知道科舉會不會換一副面孔。」
一個女子端著茶水放在桌上,她故意將身體靠近晉王一下,頷首將姿態放低,寬鬆的衣襟便會往下落。
這一幕被公孫小娘看在眼前。
不過李治和狄仁傑都沒有看她一眼。
這個女子小動作倒是挺多,公孫小娘輕笑一聲,她在晉王面前這般作態,真是自討沒趣。
到了,貞觀十六年的七月,驪山工廠的設備又進行幾次改進,將車間內的設施改成專門用來生產鐵軌的設備。
紅彤彤的鐵條從爐子的口中拉出來,拉到一個壓鑄的大鐵塊下方,進行壓鑄之後,隨著鐵條的傳動,到了下一個環節,會有兩個大滾輪反覆碾壓,直到鐵軌足夠筆直。
閻立本不敢將火車的速度調得太快,在穩定與速度中找到一個平衡點,如此一來即便是鐵軌有點坑窪之處,在火車保持穩定的速度前提下,也能夠平順地行駛。
偶有波動,也不會出現軌的情況,這是這兩年中得出來的經驗,也可以給車間鑄造鐵軌之時能夠留有足夠的操作餘量。
驪山上,張陽還在憂心現在的市場情況。
李玥看著現在的賬目,一時間也沒有說話。
小武與小慧倆人端坐在老師與師父的面前。
張陽道「現在的經營已足夠龐大,關中的市場是有限的,如果不擴大規模,他們會不斷地壓低價格,我們要加大出口,增加規模,不加大規模只能不斷壓價,形成內卷之後苦的還是勞作的普通鄉民。」
「夫君說得在理。」李玥放下眼鏡揉著眉間道「光是河西走廊一地的出口還是不夠,而且貨物出關的效率也不夠。」
從小武與小慧的賬目來看,現在關中各縣都在清理庫存。
長安城有百萬人口,供給勉強能夠周轉,可算上關中東面的左輔二十四縣,巨大的生產力全部流向長安城也不見得是好事。
「小武,你將我們的人事安置圖表拿來。」
「喏。」
小武腳步匆匆地離開,他從藏書閣中拿出一張圖表,在桌案上鋪開。
張陽看著圖標低聲道「安排一個銷售團隊吧。」
「如何安排?」
「各縣出人手,派人遊走中原各地,將關中的貨物賣出去。」
李玥遲疑道「中原本就有商販。」
張陽搖頭道「靠那些商販不行,他們這些人行商沒有固定的路數,也沒有具體的價格,多是到了一個地方,用經驗來判斷物價,而且更難管。」
「如果我們可能掌握貨物的流動,那就能掌握價格,收集中原各州府的購買力情況,往後統一調整價格,價格統一便顯得更為關鍵,關中貨物需要有足夠好的信譽。」
「先將貨物運出去,運出去之後在各州府安排能夠存放貨物的倉庫,如此一來能夠增加流轉的效率。」
小慧重重點頭,「弟子這就去給各縣寫書信。」
李玥叮囑道「用你師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