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他在1913-1923期間在荷牛海軍服役。
之後被派駐神都擔任荷牛使節護衛軍司令,且負責德意志及奧匈帝國等使節及領地的安全。
赫默特愛好藝術,收藏廣泛,對華夏瓷器的喜愛,可從他當年神都舊宅的相片上窺見一斑。
有趣的是,他購買這個罐時,元代還未被認定能做出如此精品瓷器,因此他一直以為此罐是明代作品。
蒙元統治時期,青花瓷件數少,易被人遺忘。
西方收藏家一直到1968年,克里夫蘭美術館舉辦蒙元統治下的華夏藝術展覽後,才開始青睞元代瓷器。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元代青花漸漸受到重視。
但並沒有發現多少,堪稱傳世之作的元代青花。
赫默特的後代和他一樣,並不知道瓷罐如此之貴重。
因而多年來,並沒有對它有什麼特別關照。
60年代時,瓷罐曾被赫默特的第一代後人拿去估價,但專家也誤以為是明代青花瓷。
傳至第三代時,他的家族又讓佳士得拍賣行估價,瓷罐的珍貴价值才被發現。
有趣的是,該罐在這位將軍家裡,一直未受到重視,多年被放在牆角處當作容器,用來盛放雜物等。
連佳士得的工作人員都十分驚訝,因為歷來古董商非常看中物品來源。
此罐來源明確,自1913年至今一直在一個家族收藏。
並且以前從未被世人所識,是行家眼中的「新鮮貨」。
因此一旦披露,市場興趣很高,深受藏家重視。
加之瓷罐相繼在紐約、霓虹、香江、大海、神都、彎彎、荷牛、法蘭西等地巡迴展覽。
使得人們對藏品的感性認識不斷增加,估價自然也水漲船高。
拍賣前,專家對瓷罐的估價為100萬英鎊,也有人說拍出500多萬英鎊沒有問題。
連佳士得的鑑定高手,自己的估計也只有600萬-800萬英鎊之間。
雖然瓷罐最終由倫敦古董商朱塞佩·埃斯凱納齊競得,但競拍過程並非一帆風順。
特別是華夏競拍者的加入,更令競拍險象環生,也使得價格一升再升。
拍賣當天,參與標罐的前後至少有7、8人。
其中不乏來自國內的收藏家,包括來自彎彎的寒舍總經理王定乾、香江收藏界翹楚張宗憲和從事明清瓷器鑑定三十年的香江藝術品商會秘書長翟建民。
有華夏血統的收藏家喬治·李也在現場,此外還有收藏家通過電話競拍。
82中文網
第一千四百零五章珍稀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