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這樣,那這一次還真得好好看一看。
唐昭陵六駿石刻陳文哲還是很了解的,那些石刻可不簡單。
那是唐貞觀十年(公元636年)立於陝省禮泉縣的唐太宗昭陵北司馬門內的6塊大型浮凋石刻。
分別名為「拳毛騧」「什伐赤」「白蹄烏」「特勒驃(一作特勤驃)」「青騅」「颯露紫」。
其中,「颯露紫」和「拳毛騧」兩石刻,在1914年時被盜。
之後輾轉於文物商之手,最後流失海外,後入藏丑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
其餘四塊也曾被打碎裝箱,盜運時被截獲,現陳列在長安碑林博物館。
可惜,上一次陳文哲在長安的時間不長,還真沒有看到這四匹寶馬。
唐昭陵六駿石刻,是為紀念六匹隨唐太宗征戰疆場的戰馬而刻制的。
傳為當時工藝家閻立德、畫家閻立本所作。
這六匹馬,肯定是名馬,就算是石頭凋刻的,也是寶貝。
但是,那麼大的六匹石頭馬,能藏在一念堂古玩店?
要知道唐昭陵六駿石刻,是採用高浮凋手法凋刻的。
這六駿每件寬約204厘米,高約172厘米,厚約40厘米,均為青石質地。
這麼大的石刻,一念堂那點地方,能夠存放的下?
來到城皇廟,這裡一如既往的人群洶湧。
也好像是因為這一點,所以就算陳文哲比較有名,這一次他的回歸,也沒有引起別人注意。
一邊走一邊看,大城市就是這樣,它不會因為誰不來從而改變。
這裡的古玩攤還是那麼多,但是其中絕大部分老闆,都已經換人。
也不知道是賠錢了不幹了,還是發財了轉戰其他行業了。
來到熟悉的大廳,還能看到裡面藏著的兩隻大牡丹瓶。
就連這裡的保安,也換人了,這裡已經沒有人認識他?
陳文哲還是有點感慨的,他這才離開多長時間?怎麼居然有點世事滄桑的感覺?
等走進一念堂,發現這裡的變化更大。
陳文哲離開之時,一念堂已經擴張,但是,現在擴張的更大。
原來還只是用了兩間大的店鋪,而現在六間全部貫通了。
這裡對著大廳的一熘,幾乎全部變成了一念堂的店鋪。
這麼大的店鋪,怪不得能夠放得下昭陵六駿。
走進大堂,其中最顯眼的就是這六匹石頭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