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性的手一點都不惰性,反倒很靈活。筆硯閣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此刻,已經變焦放大的數次的鏡頭,讓整顆星球顯得碩大無比。
諾大的球的海面,不再是高高在上注視時的弧形模樣,反倒是看上去很平很平。
在這個很平的、反射著大氣顏色的海洋里,有一個很大的水泡。
在這個水泡裡面,又有個氣泡。
而在這個氣泡裡面,還有一個氣泡。
在這個氣體比例無限接近於真實世界的氣泡里,全部的惰性氣體,此時凝聚成了一雙手。
這雙惰性的手卻一點不懶惰,他靈活地行動著。
不過,雖然看上去毫不費力,但是對於這一切,薛旺也整整聯繫了一周的時間。
為什麼要聯繫這麼久呢?
與之前的操控之手有那麼大差別麼?
有。
有很大的差別。
要知道,儘管他能夠讓氣體變成手的模樣,但是他卻不能在這氣體之手上模擬觸覺,並且讓它反饋回自己的腦海。
也就是說……
他全部的決策,都來自於視覺。
有入微之眼的他,哪怕僅僅只是憑藉觸覺,精準程度也十分可怕。
但是,現在與以前不同。
俄羅(和諧)斯套娃一般的環境模擬結構,阻礙了他的視線。
他的入微之眼,雖然能夠穿過較為稀薄的分子,看到它們後面的事物,但是終究不是透視之眼。
而隔了幾層進行操控,讓薛旺的能見清晰度大幅度下跌的同時,也讓他操控的精準性喪失了許多。
但是,如果不設置這樣的環境,支原體又不容易存活。
所以,薛旺只能一次又一次的練習,一次又一次的嘗試。
經過了一周八十個小說的高強度訓練,他才最終能夠在複雜的環境下,相對準確的使用操控之手。
惰性氣體的手,其實也並非完全人類手掌的摸樣。
反倒是根據實際情況,做出了很多改變。
拇指和食指,就像是鑷子一般,尖端如果不是因為分子數太少,容易刺入組織內,薛旺甚至想用一個分子來組成頭部。
而現在,也僅僅只是五個分子而已。
像是鑷子一樣的兩個指頭,先是勾勒出一個仿若圖紙一般的輪廓。
然後,再按照實驗室里經過仔細推敲才決定的步驟,一點點進行裝配。
其實,這時候涉及的已經不僅僅是合成生物學了,甚至也不僅僅是生物學了。
而是涉及到了物理特性。
要知道,宏觀上的任何事物,都存在應力。
應力分為兩種,一種是內應力,一種是為外應力。
古代用木頭造船的時候,只能將木頭陰乾,就是因為用其它方法處理的木頭,會有很強的內應力,裝到船上沒有多久就會翹邊出問題。
哪怕到了現代,那看似充滿了科技力量的鋼鐵,除非有昂貴的應力消除機器,不然還是要放在自然環境裡,等它的內應力緩緩消失。
因此,有時候路過一切鋼鐵廠。
會看到已經成型的鋼鐵,任憑它們生鏽。
這不是不珍惜這鋼鐵,而是賑災處於消除內里的環節當中。
而這種應力,不僅僅存在於某種物質的內部。
就像是現在民工領域的工業結晶汽車一樣。
汽車的心臟,也就是發動機上的螺絲裝配,也有著嚴格的順序以及扭力限制。
螺絲並非是擰的越緊越好,螺絲也並非按照自己的喜好順序擰好就好。
而是需要嚴格的執行命令。
這也是現代產業工人,為什麼與著有軍隊相同令行禁止氣質的原因。
話說回來薛旺這邊,薛旺這段時間的訓練,就讓他成為了一個熟練的組裝「工人」。
只不過,他組裝的是細胞。
惰性氣體之手,現實開始構建細胞膜。
將這個輪廓圈定之後,才向裡面添加已經勾兌好的液體。
這些液體就是細胞液。
不過,卻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