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切口之外,一切都和楊教授眼前的情況一樣。
最開始的步驟是最簡單的,開皮麼。但面對著披著全金屬外殼的手術,楊教授和手術室里所有人都看的如醉如痴。
和科幻電影一樣,只是畫面換成了大家熟悉的手術室。
機械臂微微扭動,隨後仿真手指拿起手術刀,落在3d列印模擬人的皮膚上。
成敗都在細節,這一點人們都知道。鄭老闆水平再高,也無法在石器時代做遠程手術。
而細節……楊教授看到那隻拿著手術刀的機械手呈執筆式,標準的可以寫進教科書里,供孩子們學習。
開皮,15cm切口,另外的機械臂手裡的電燒馬上湊上來。這幅畫面是沒有聲音的,但電燒在皮膚的毛細血管之間用高溫止血的熟悉畫面下,楊教授隱約聽到了啪啪啪的聲響。
鈍性分離,四根機械臂完美配合,金屬的質感與3d列印模擬人之間的強烈反差化作了一種美妙的感覺。
它們都不是人類,雖然3d列印模擬人已經極盡仿真之能事,但所有人都知道那是高科技的產物。和充滿了金屬質感的機械臂一樣,沒有絲毫區別。
鈍性分離,腹膜保護,用鉗子夾住紗布墊,細節之中楊教授注意到鉗子沒有碰到皮膚,毫釐之間剛好掐在皮下組織的位置。
看樣子鄭老闆弄來的機械臂解析度很高,楊教授心裡想到。
四根機械臂配合默契,「助手」牽拉起腹膜,「術者」在打開腹膜的時候把吸引器塞了進去。
這裡有破綻,楊教授終於找到了一絲和真人手術不同的地方——吸引器被塞進去的速度略慢了一點點。
大約有0.8秒左右的遲鈍。
因為和鄭老闆配合過很多台手術,不管是戈謝氏病的切除手術還是肝癌栓塞後的切除手術,鄭老闆在打開腹膜的一瞬間就會把吸引器塞進去,以免腹腔內的腹水、血液滲出,對腹膜保護造成污染。
還是有區別啊,楊教授心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