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銘其實一直沒有放鬆對朱姓宗室的監視。
當初在武昌城下,趙銘便打算徹底摧毀朱姓勢力,只是因為朱以海在後方干預,吳三桂又陳兵邊境,準備插手明朝內部的戰爭,讓趙銘不得不進行妥協。
趙銘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向默許了隆武一系繼續曾在。
此後,趙銘回到南京,先是搞掉了不聽話的朱以海,扶立朱由榔為帝,解決內部的不和諧。
在解決和清洗了南京朝廷中朱以海一派後,趙銘遂即一面離間和分化隆武一系,一面擴充軍隊,整理永曆朝廷的內政,充實國庫,逐漸坐穩了攝政王的位置。
這個時候,趙銘兵強馬壯,要兵有兵,要錢有錢,逐漸掌控局面,他便開始後悔當初沒將宗室問題徹底解決。
從那時開始,其實趙銘就已經再考慮,怎麼向宗室下手,只是苦於沒有藉口。
畢竟,明朝立國近三百年,宗室人口幾十萬,占據了很大的社會財富,並且不需要交稅,還要朝廷出錢供養。
當然,朝廷早就停了宗室的俸祿,可是宗室勢力,依然阻礙著明朝的發展,還有趙銘將要進行的改革。
明朝的宗室,大多富得流油,而有錢,就有勢力。
宗室的特權,來自皇室身份,政治上天然保皇,所以絕對不會容忍趙銘把持朝政,威脅朱家江山。
趙銘與他們的矛盾,幾乎無法調和,只能徹底分個高下。
為此,趙銘一面消除皇帝對朝廷的影響,將內閣和朝廷搬到揚州,一面外松內緊的監視宗室,等待宗室犯錯。
畢竟大明江山姓朱,趙銘之前又與朱聿鐭、朱聿鍔、朱琳源,以及朱以海達成了協議,動手總是需要一個站得住的藉口。
去歲開始,趙銘移駐揚州後,便故意放鬆了對朱以海的監視,對於唐系三藩,也比較縱容。
果然,軍情司不久,便發現南京城中,多了一批被裁撤的江北兵將。
當年趙銘逼迫朱以海退位,而後對他的嫡系人馬,進行大規模的清洗,許多江北軍將士,都被趕出了軍隊。
雖說趙銘發了遣散費,但是打了十多年仗的將士,除了打仗,什麼都不會,種地又耐不住寂寞,很快就花光了遣散費,流落江南各地。
這些人大量出現在南京,立時就引起了趙銘的警惕,讓軍情司秘密監視。
不久之後,趙銘召集諸藩,出兵北伐,李定國、金聲桓、高一功等人,都帶了近萬精兵前來助戰,唐系三藩加起來,出兵還不到一萬,而且兵馬都是些新卒,完全是糊弄趙某人。
趙銘北伐,南面必定空虛,對於反對他的人來說,將是一次機會,也是唯一的一次機會。
若是趙銘北伐成功,光復了神京,那趙銘就算要謀朝篡位,天下人也都沒意見,甚至趙銘不謀朝篡位,天下人都會替趙銘著急,攝政王怎麼還不當皇帝。
趙銘聯繫到南京城中,出現的前江北軍兵將,又看唐系三藩保存實力,便預感到宗室要搞事情。
不過宗室的舉動,趙銘其實並未放在眼裡。
若是武昌之戰前,朱姓宗室聯合起來,要對付趙銘,趙銘還有些擔心,可現在趙銘已經做了近三年攝政,朝廷上下都是他的人,地方都是他的黨羽,他對於宗室的動作,不僅不擔心,反而故意縱容,等待他們行動。
因此趙銘察覺到苗頭後,並未採集行動,而是安排好朝廷和各地事宜,繼續進行北伐,準備再解決阿濟格的同時,順便也將宗室處理掉。
當趙銘攻下徐州後,軍情司果然傳來消息,朱以海不知道從哪裡搞到大筆銀子,開始聯絡曾經的部下,大批被趙銘裁撤的江北軍,紛紛向南京聚集。
於此同時,唐王、粵王、鄂王的藩兵,也蠢蠢欲動,乘坐商船,秘密前往南京。
趙銘得到軍情司的稟報後,知道朱以海等人,要趁著他北伐的機會,在南京動手。
因此,趙銘攻下徐州後,並未立刻北進,而是一面等待朱以海動手,一面開始進行布置,安撫和拉攏各方勢力。
趙銘利用北方土地,將商賈、江南士紳,還有軍隊,包括李定國、金聲桓等人,拉攏到自己一邊,
第883章欲擒故縱